秀山网讯 昨天(3月15日)下午,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2年第1次学习会议,专题学习研讨“乡村振兴”。
县委书记向业顺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等有关重要会议、文件精神。
会上,县委副书记任序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许颖,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陈宏波,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贾洪鉴,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利分别围绕产业振兴、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生态振兴、乡村基层治理和文化振兴作了研讨发言。
会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填补了我国乡村振兴领域的立法空白,是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法律保障。
向业顺在总结讲话时说,过去一年,是“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我们加快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了“三农”工作“十四五”良好开局。立足工作实践,结合这次学习,更加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突出试点示范;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找准主要矛盾;乡村振兴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结合秀山实际,我们提出了围绕交通干线、河流干道,实施生态美化、村庄靓化、农业产业化“通道三化”工程。其中,通道,主要指铁路、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交通通道,河流等自然通道,具有交通相对便利、适合规模发展等特点。生态美化指自然生态美化,主要做点缀提升,以生态保护修复、林相季相改造为主,如红枫、银杏点缀等;村庄靓化指村庄人居靓化,主要做人居环境提升,包括污染治理、村容村貌、乡风文明等;农业产业化指以农业为基础、促进农村三次产业发展的过程,这是“三化”的核心,主要做基地延伸、集中连片、链条拓展、三产融合。通过实施“三化”建设,可以使通道成为示范,引领全县乡村振兴。
向业顺说,推进“通道三化”,我县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通道条件。做好“通道三化”,要发挥好基础支撑、效益引领和抓手示范三个作用,运用好抓试点示范、抓主要矛盾、抓先后顺序三个方法,强化好基础设施、城乡融合、干部队伍三个保障。要认真分析优势条件、立足客观实际,把“通道”选准选好。要对照“三化”要求,找准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缺哪一化,实事求是找到重点任务、明确重点工作。要立足自身能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切忌脱离实际、贪大求快。要突出产业围绕交通布局、交通围绕产业配套,加快补齐物流运输、烘干仓储、冷链保鲜等产业设施短板。要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突出以产业为纽带、以农业为基础,纵向上推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消费全产业链发展,横向上促进农业与生态、旅游、康养、文化等深度融合,推动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要推动选拔干部的眼光向下、培养干部的重心下移,注重在乡镇(街道)培养锻炼干部,引导广大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干事创业、展现作为。
(全媒体记者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