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7月16日至17日,县委书记马文森率队深入平凯街道、岑溪乡、兰桥镇、钟灵镇、梅江镇,就乡村振兴及农村“三增”行动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研,推动“三增”行动走深走实,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县领导谢学锃、杨国洪、唐太成、李明高参加现场调研。
调研现场
在平凯街道邓阳社区、矮坳村、晓教村,岑溪乡两河口村、新桥村,兰桥镇新华村、寨瓦村,钟灵镇云隘村、中溪村、凯堡村,梅江镇兴隆坳村、民族村,马文森一行看现场、听汇报,详细了解各乡镇“产业增效、村庄增靓、乡风增善”“三增”行动推进情况。
近年来,平凯街道通过发展油茶、山银花、黄精、畜禽养殖等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的“致富路”。平凯街道百万羽蛋鸡养殖基地是2023年全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项目由重庆爱乐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分五年三期建设,建成后是一处集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化为一体的养殖基地。目前,一期项目已全面建成投用,现有3栋全自动标准化蛋鸡舍,存栏蛋鸡30万羽,日产鲜蛋27万枚。
新桥村枫木湾是岑溪乡新打造的村庄增靓、乡风增善示范点。该村通过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群众自己提出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用地由群众协调、大部分资金由群众众筹,场地管理、维护由群众负责,文化活动中心总投资35.78万元,占地面积380㎡,建筑面积240㎡,其中群众众筹资金12.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791个工天折资10万余元,群众捐赠建筑材料价值3.28万元,政府补贴10万元用于完善相关设施设备及房前屋后人居环境改造。
兰桥镇新华村以“三增”行动为契机,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六个新华”建设,有效激发了群众主人翁意识。村民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中献计出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风文明持续向好,初步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特别是在探索和实际工作中,探索创新形成了“三道龙门阵”矛盾纠纷调解品牌,进一步延伸推动居民私事、生活小事、院落大事实现分治分办,真正做到“千丝网格通家门,一席龙门解难愁”,编织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大网。
近三年,钟灵镇则通过实施智能喷灌、品种替换、有机认证等项目,稳固1.2万亩高品质茶园、2万亩山银花基地及0.5万亩中药材基地,农业综合产值达4亿元。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吸引26家加工企业,开发36个系列产品,获8个绿色、9个有机食品认证,年产茶叶600吨、中药材1400余吨。深化“村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机制,11个村(居)农户参与产业各环节,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超10万元,5000余名群众户均增收1.2万元。
兴隆坳梦幻水世界是梅江镇产业增效回头看示范点。该水上乐园于2023年7月建成运营,是秀山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主题水上乐园,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营业额达260余万元。贯通园区产业,协同四季运营,联动3000亩茶园、2000亩油茶基地及生态果蔬园区,延伸“春季采茶、夏季亲水、秋季研学、冬季民俗”四季业态链。升级联结机制,多维增效惠农。通过土地流转、就业扩容、创业孵化等方式带动30余人就业创业,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
调研走访各镇街“三增”行动示范点后,马文森一行还召开座谈会,对各示范点围绕产业增效八个专项,村庄增靓、乡风增善等内容进行集中打分,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俊 鲁诗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