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为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我县将以推进以法治村为重点,建设“平安乡村”。
健全基层法律服务体系。认真贯彻“七五”普法规划,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村村行”行动,依托“互联网+普法”提高普法教育精准度。建立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公共法律工作室。认真执行《刑事诉讼法》《法律援助条例》《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关于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援助事项的规定,优化审查程序,做到应援尽援。积极动员法律顾问广泛参与基层人民调解,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组织开展法治培训和法律服务进村(社区)活动,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等基层法治创建活动,按照创建工作标准和创建指标,积极争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县级民主法治村达标率85%。已创建成功的村居(社区)持续巩固创建成果。
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动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传统道德文化等约束激励作用,形成政府和社会各归其位、各担其责的善治局面。推广“和事堂”金牌调解模式,到2020年,新建“和事堂”模式调委会20个。积极培育行业专业人民调解组织。大力推广“枫桥经验”“老马调解”工作模式和经验方法,积极指导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对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重点节点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杜绝大规模上访聚集事件发生。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深化农村地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突出打击为其充当“保护伞”的职务犯罪,净化农村社会环境。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盗窃生产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等破坏农业生产和侵害农民利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积极防范和坚决打击农村邪教组织,全力维护农村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持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让违法者付出代价、乱纪者受到惩罚。
(记者 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