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记者从十四届县委常委会第63次(扩大)会议上获悉,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主要经济指标向好。上半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47.52亿元、增长20%、增加值增长9.2%,增速排名组内第2,全市第5;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7.22亿元,增长22.3%、增加值增长10.8%,完成营业收入33.17亿元,增长20.9%,实现利润总额1.65亿元,增长77.1%。秀山工业组内总量第二,增量第一的目标正在实现。
存量及增量均保持较好支撑。上半年,因价格上涨,主要产品产量呈“五增一降”;硅、锰等传统产业总产值完成23.3亿元,增长13.7%;营业性收入完成20.74亿元,增长11.4%。2017年签约落地海王、步长中医药、工业地产等项目23个,引资79.3亿元,投产后产值达130亿元,目前,投产企业9个;上半年,签约落地深圳迈思科电子、天津红日集团、闽商食品产业园等项目14个,引资26.85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速,目前,3家战略新兴企业上半年完成工业产值4.58亿元,增长231%,拉动我县规上工业增长10.5个百分点。
要素保障趋好,服务发展氛围好。顺应全市电力体制改革,针对园区内大工业用电企业(变压器在315KVA以上),引进民营售电企业进入园区经营,直接与企业签订售电协议,在降低电价的同时提升了服务质量;截止目前,夏朗科技、共启建材等9户企业已经市经信委审核通过。三水厂的投入使用,园区供水保障能力不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建立了工业用气大户阶梯用价制度(0-10万方:2.99元/m³,10-50万方:2.8元/m³,50万方以上:2.7元/m³),有效降低了企业用气成本。加强企业金融支持,通过“增信贷”为入园企业担保贷款6100万元,通过小微企业应急转贷基金,为全县29户工业企业提供2.14亿元转贷应急资金支持。相关职能部门集中检查、事前报告、慎用处罚、联系帮扶的格局正在形成,推动引进项目早开工、早见效的良好投资环境逐渐改善。
(记者 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