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重庆秀山:“云端花园”川河盖 农旅融合助脱贫
编辑: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0/7/5 9:03:58
字号:

  新华网重庆7月4日电(陶玉莲 马旭睿)从重庆秀山县城出发,向东北行进约13公里,绕过蜿蜒的45道拐,便能到达川河盖景区。

开往川河盖途经45道拐。新华网发

  川河盖旅游区位于渝东南,与湖南省保靖县接壤,旅游区面积28.9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全年平均气温12.1摄氏度。当地人介绍,“盖”是秀山地区方言,意为高山上的平川。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住在川河盖楠木村坨头组53岁的杨胜友一家四世同堂,与妻子在外务工十多年的他,得知川河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时,毅然回乡,开起了农家乐。

  “以前这边都是煤矿,我们靠拉煤炭度日,矿场粉尘很大,有时候熏得睁不开眼。”杨胜友指着现在茂密的水杉林说道。

  这片水杉林是杨胜友十多年前离乡务工时种植的,他发现来这里的游客都喜欢在水杉林里合照留念,这让他发现了商机——“就在水杉林里建造度假小屋怎么样?”于是,杨胜友开始搭建起了“森林小屋”。

正在完善中的森林小屋。新华网发(马旭睿 摄)

  他的“森林小屋”规划了11栋木屋民宿,都是独栋木屋,基本的生活配套渐渐跟上,也让来度假的游客能真正体验到居住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感觉。杨胜友的森林小屋预计一个月后可以开业,“正好赶上一波避暑游”。原本经营农家乐的年收入就能有十多万,今年加上新搭建的木屋,预计能更上一个台阶。

  “锅碗架起来,客人带起来。”经营培训、卫生指导、政策补助……自川河盖旅游区开发建设以来,投入资金约14.85亿元,建成投用县城至川河盖旅游公路、川河盖索道—云端天梯、旅游区环盖公路、生态停车场,交通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以前没有公路的时候,去镇上要两个多小时,现在只需要几十分钟。”看着平整的公路,老杨欣慰地说道。交通的完善大大帮扶了周边发展农家乐旅游的村户。

  积极发展农家乐旅游,让杨胜友既能够照顾到父母,又能够赚到钱,这让他进一步扩展思路。2015年开始,杨胜友重新开始蜜蜂养殖,如今已养殖了160箱蜜蜂,每年仅蜂蜜的收入就有10多万元。

杨胜友养殖的蜜蜂。新华网发(马旭睿 摄)

  “川河盖旅游区开发建设是涌洞乡楠木村、川河村两个贫困村深化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据楠木村“第一书记”李泉均介绍,川河盖旅游区如今已建成高山生态避暑纳凉和观光农业4个,农家乐12家,乡村旅游接待户39家149张床位,解决了当地就业及务工500余人,土地征租实现户均财产性收入增加90余万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