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中平乡:一根丝瓜藤串起产业振兴共富链
编辑:姚庭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5/7/9 16:40:29
字号:

秀山网讯 近日,中平乡八排村的蔬菜基地里,200亩藤蔓交织成一片绿色海洋。一串串饱满润泽的白玉丝瓜垂坠其间,与行间青红相间的辣椒相映成趣,共同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这里,不仅是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的标杆,更是一条依托科技与模式创新、让土地生金、助群众致富的坚实“新丝路”。

科技赋能:套种模式激活土地潜能

走进现代化种植基地,标准化的田垄整齐划一,精准滴灌系统正均匀地为作物输送水分,智能监控实时调节着最适宜丝瓜与辣椒生长的土壤环境。

“我们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采用白玉丝瓜套种辣椒的模式。”基地负责人杨俊介绍道,“目前丝瓜亩产稳定在6000斤左右,辣椒亩产也能达到2000斤。土地‘一季双收’,利用率和产出效益都实现了翻番。”科学的田间管护与高效的立体套种模式相结合,不仅保障了蔬菜的优良品质,更显著提升了单位面积的产值,让有限的土地迸发出蓬勃的产业活力。


市场突围:冷链直通破解销路难题

“凌晨采摘的丝瓜,中午就能出现在广州超市货架上。”基地负责人杨俊展示着手机里的物流轨迹图。为了让基地优质的“菜篮子”产品走得更远、价值更高,团队主动出击,深度调研湖南、广东等地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种植品种和错峰上市时间。同时,依托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基地成功打通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关键环节,构建起“产地直采+冷链直达”的高效供应链。

目前,基地蔬菜已实现对这些区域的稳定供应,预计年产值可达200万元,真正完成了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的价值跃升。

民生共振:家门口的“共富车间”

基地还探索出“产业进村、就业上门”的发展模式,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端稳增收的“饭碗”。高峰期,每日约有100余名村民在基地辛勤劳作。2025年,基地累计发放劳务报酬65万元,带动务工村民人均增收约6500元。

“以前外出打工,心里总惦记着家里老人孩子。现在在基地干活,一天能挣80元,钱不少挣,家也顾上了,日子过得踏实多了!”正在采摘丝瓜的村民吴通芝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份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不仅带来了收入的增长,更增添了生活的幸福感。

模式裂变: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八排村的成功实践并未止步于此。基地创新采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将成熟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向周边辐射推广。目前,已带动中坪村、茶园村、中寨村等村社及雅江镇、兰桥镇、石耶镇等周边乡镇发展蔬菜种植共计600亩。

此外,公司还提供“五统一”服务(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品牌销售),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和销售门槛,逐步培育起一个规模化、标准化的蔬菜产业集群,构建了完整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越来越多的群众,正搭乘着这趟产业增值的快车,共享发展带来的红利。

从一株藤蔓到一片生机勃勃的产业,从一个示范基地到一条惠及周边的产业链,八排村蔬菜基地用一根根充满韧性的丝瓜藤,巧妙地串联起产业振兴的“共富链”。它以蓬勃的生命力,生动诠释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内涵。满架垂挂的白玉丝瓜,不仅承载着当下的丰收喜悦,更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编织着充满无限希望的未来图景。

(融媒体中心记者 罗月园 通讯员 黄佳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