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扶贫,医疗健康扶贫暖民心
——记山东省德州市医疗健康协作帮扶主治医师姚洪杰同志
秀山网讯 脱贫攻坚工作,任重而道远;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回顾过去,实施医疗健康扶贫工程,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风风雨雨、一幕幕难忘的情景在脑海里闪现!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秀山涌现出了一大批扎根基层、矢志扶贫、可歌可泣的优秀扶贫干部,特别是山东省德州市医疗健康协作帮扶主治医师姚洪杰,他响应鲁渝扶贫协作会议精神,切实履行鲁渝卫生医疗合作协议,积极投身于支持中西部医疗健康协作帮扶工作之列。
2018年9月,姚洪杰告别了家人及亲友,奔赴千里之外的重庆市秀山县,经县对接单位发改委统揽全局,权衡榷商,决定派姚洪杰同志及其医疗工作队进驻清溪场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医疗协作援助。2018年12月姚洪杰聘任为该院副院长,他走马上任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实施人才兴院战略、医技兴院战略、医防融合兴院战略、打造和谐团队兴院战略、创建甲级医院管理模式、培训镇卫生院各科室医务人员、村医,普及农村常见病基本医疗常识……。这一系列改革和创举,如春风化雨,风帆正举,给秀山县清溪场镇中心卫生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崭新的发展。
励精图治 创先争优
姚洪杰,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3月出生,山东省德州市人,执业医师任职资格,主治医师职称。现任中国针炙学会会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骨关节病组副组长,德州市康复医学会副主委,针炙学会副主委,推拿学会主委。
在临床医疗岗位上,他务实严谨,克难奋进,创新进取,成绩突出,一年一个台阶。2014年12月,他发表了《论文益肾活血通脉手法对高血压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观察》一文,深刻剖析了中医在临床治疗的重要性;2016年7月,他著有《益肾活血通脉手法对高血压化疗结合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的临床研究》一书,再次论证了中国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2018年9月,他来到秀山县进行医疗援助,发现农村一些常见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着手撰写一本《基层医生常见病治疗手册》,预计10月完成。他先后荣获了“2016年德州市卫生系统中医技术提升先进个人”、“2017年德州市年度关心国防建设先进个人”、“2018年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先进个人”……
舍小全大 负重跋涉
“如果没有这次精准扶贫,也许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来到这个千里之外的贫困乡镇,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少数民族朋友,我很开心,更开心的是,我用中医技术帮助了当地很多贫困居民摆脱疾病困扰……”他在日记中这样写到。
姚洪杰说,他的妻子在山东省德州市,也是一名医生,在辛劳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老人和小孩,相比其他普通家庭和个人,妻子付出了很多。
为了缓解思亲的苦楚,更多于对中医技术帮助贫困居民摆脱疾病困扰的挚爱,他把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当中。急促的求救电话、匆忙的脚步声音、挥汗的手术场景、挑灯夜战的剪影……无一不是他艰苦征程的写照。尤其生活习性不同以及区域差异,他初来秀山感到十分不适。清溪场镇地处武陵山脉中段一个大平坝,进入10月后气温骤降,阴雨不断,刚来时,他所住的临时宿舍内由于没有空调、加之空气潮湿,所用的被褥总带着潮气,晚上睡觉浑身不舒服。条件虽然艰苦,但他对卫生院的帮扶热情不减,总是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工作中。
厚积薄发 自成一统
姚洪杰凭借深厚的业务技能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他在基层领导岗位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体系和风格,在工作当中,他一贯坚持“五个到位”:一是工作安排到位。因为扎实的行政管理知识和深厚的业务技能,他在统筹各项工作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按各科室工作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政策宣传,提高老百姓对政策的知晓度,创新健康扶贫举措,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二是调查研究到位。他牢记职责,深知精准识别是精准帮扶的关键,为准确掌握医疗健康扶贫工作实情,他经常走村入户调研,走进田间地头询访群众,进行心贴心、面对面座谈交流,宣传贯彻健康扶贫政策并开展分类救治,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健康保障。三是制度理念到位。完善了《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住院病人须知》等十八项核心制度的建设;行成了“融合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强化四个意识、秉承医德共济”、“厚德、精医、仁爱、奉献”等服务管理理念。四是队伍建设到位。他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尤其注重细节,对职工十分关心,该院有100多名医务工作人员,大都只懂些最基础的诊疗操作,复杂疾病看不了,于是他手把手教,悉心传授,毫无保留,近一年来,医院年轻医生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五是身体力行到位。姚洪杰是一位实干家,只要有病人就有他临床就诊的身影;入户走访,每到一户,他们都要仔细核准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完善健康档案,深得民心,当地群众得知卫生院来了山东中医专家,前来看病的患者更是络绎不绝。
截至目前,姚洪杰医师已开展门诊2500余例,诊疗人次3800余人次,新开中医适宜技术7项,举办学术讲座16次,入户开展贫困户义诊4次。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理念,使医院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医防融合 守护健康
姚洪杰来到清溪场镇中心卫生院后,经多方调查、考证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各村居卫生室村医技能,得出了第一手可行性资料,加强各科室医务工作者、村医培训学习是第一要务,抒出一套医院管理流程,从内容、标准、时限、责任、岗位和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建立健全了外科、骨科、内科、儿科、中医科的优势病种及门诊、住院诊疗流程。于是他积极组织镇卫生院各科室医务工作者、村医开展培训业务学习,围绕临床诊断思维、操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化的培训,提升医务工作者、村医医疗技能,增加了优势病种10个;整理了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痛、膝关节骨关节炎等中医临床路径。2019年7月秀山县清溪场镇中心卫生院医防融合项目正式启动,起草了医防融合的实施文件。同时,通过举办义诊、免费体检、家庭医生签约回访等活动,进一步核实贫困人口患病情况,扎实做好大病患者集中救治有关服务,提供救治后的康复和健康服务,加强健康扶贫动态管理,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这一项目的启动,使老百姓能就地医治,达到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医防融合让老百姓能在乡级医院就地就近医治,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深受老百姓欢迎,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今年3月,当地一名32岁男子,患有强直性脊柱炎七八年时间,去重庆多家医院就医,病情未见好转,医生建议更换股骨头。患者和家人十分担心手术后的效果,于是没有同意。听说镇卫生院来了中医专家,他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求医。经姚洪杰医师检查,他利用小针刀针灸技术、推拿、督灸等治疗办法,不用手术,三个月时间便让患者病情大为改善,现如今已基本痊愈。还有一位中风患者,一位50来岁的中年女性,瘫痪在床多年,从来没去过医院看病,不相信自己的病能被治好。他利用独特的中医针灸技法,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病情大有好转。此外使用割治法,治疗患者术后面神经损伤引起的面瘫,起到立竿见影之效。节假日、双休日,他几乎没休息过,背上药箱跑到最偏远的村子义诊,足迹几乎走遍了该镇所辖的各个村寨,帮助各村卫生室做好中医建设。
精益求精 志存高远
姚洪杰同志作为医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创建甲级医院及医院临床质量管理工作,在创建甲级医院过程中,带领全院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加班加点。他一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要求自己,把医疗健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当成组织托付他的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他深入群众进行走访调查,真正做到问计于基层、问需于群众,从而抓住医疗健康扶贫工作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工作力求精益求精,立足本职做奉献,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为推进医疗健康扶贫工作、精准脱贫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姚洪杰同志就是这样,作为一名医疗健康扶贫工作者,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豪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他始终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追求,干好本职工作,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业务上的“带头人”和贫困群众的“贴心人”,自觉维护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以他高远的志向和坚韧的意志,炼就了扎实过硬的技能,养成了务实严谨的作风,铸就了坚如钢铁的神经,在平凡的工作当中,踩出了踏实而闪光的足迹。
(通讯员 周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