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文化委、市财政局<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演出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14〕115号)文件精神,为将文化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满足农民群众看戏看演出需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秀山县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开展2019年“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的有关事项制定如下方案。
一、采购内容
送文艺节目到全县27个乡镇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实现每乡镇6场正规演出的目标。演出剧(节)目应结合我县农村实际、要坚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注重用文艺的形式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展示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成果。演出剧(节)目应结合农村实际、适应农民需求、体现乡土特色、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样、农民喜闻乐见。鼓励演出单位新创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每场演出时长一般不少于1小时,戏剧节目不少于20分钟。戏曲专场可演出整本大戏或3-5个小戏、折子戏。
二、资金来源:上级拨款.每场5000元,包括背景制作、舞台搭建、音响灯光、下乡包车、人员补助、演出生活等费。
三、服务单位资格条件
(一)在县级以上(含县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国有、民营艺术表演团体,有良好的演出业绩,无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记录,且具备2年以上(含2年)演出经历。
(二)具有一定规模,演职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专业艺术院校毕业或艺术类专业技术职称的演员占比不少于5%)。
(三)可演剧(节)目不少于12个,鼓励编创宣传秀山县改革开放、民生工程、美丽乡村、精准扶贫典型事迹的原创节目。
(四)具备开展演出活动必备的舞台、音响、道具、服装、灯光等基本演出设施设备。
(五)演出团体管理有序、队伍稳定、服务态度好,没有不良记录。
四、实施程序
1.制定文化演出服务计划。县文化和旅游委员会下达2019年购买公共文化演出服务计划,并通过报纸、电视台、网站等予以公开。
2.组织演出团体报名及资格审查。广泛动员国有、民营演出团队参与报名。政府购买的公共文化演出服务由县文化和旅游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报名的团队及剧(节)目进行审查,经初步审核通过的演出团体及剧(节)目方可取得采购资格。
3.确认演出场次及演出档期。县文化和旅游委员会会同各镇(街道)统筹安排演出时间、地点,并确定责任人后,将购买的文化演出剧(节)目分别配送到镇(街道)。各镇(街道)要统筹安排好各村、社区居委会的演出时间、地点并将本区域文化演出服务计划报送县文化和旅游委员会备案,要确保文化演出服务取得良好效果。
五、服务项目完成时间
中标演出单位须在2019年12月30日前完成戏曲进乡村任务,每个演出团体必须要达到20场以上演出任务,演出单位可以每天安排两场演出。演出费用结算时须提供正式发票。
六、服务地点:全县27个乡镇
七、付款方式:演出全部完成后,凭演出服务回执单付清全款。
八、保障措施
1、严禁增加当地政府、村集体负担
参与采购中标的演出服务单位送文艺演出下乡期间安全问题以及车旅费、伙食费、住宿费等自行负责。不得向演出所在地乡镇、村或个人收取任何费用。确需在农村就餐、住宿的,必须按照规定支付费用,不得增加当地乡镇政府、村集体及村民负担。
2、加强督促检查
县文化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按照采购场次计划、合同,加强管理,强化绩效,有序推进,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建立送戏进村服务反馈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每场演出由演出单位现场填写统一制式的服务回执单(见附件),并张贴演出照片,经演出地行政村盖章后,报县级文化管理部门存档备查。对于群众满意测评和村委会反馈评价差的演出团体,取消下年度参加招标资格。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发挥组织演出、跟踪服务中的作用。
中标服务单位要严格履行采购合同,不得擅自变更确定的节目内容,严禁服务转包或变相转包行为。擅自变更节目内容或服务转包、变相转包的中标服务单位,一经发现立即终止合同,以后不得再参加此类公开招标并予以通报批评。
演出照片和录制视频的标准,必须根据要求拍摄,对不符要求或演出质量不高的演出场次,将根据每场演出情况考核结果按演出费用的5%—10%标准扣除以作为处罚。
4、统筹工作安排
增强安全意识,做好交通、演出等安全预案,加强防范措施,杜绝不良事件发生。同时做好媒体宣传、资料收集、信息报送等工作。
5、其他事项
(1)演出服务单位投标时需以乡镇为单位安排演出计划。为了保证演出效果,演出服务单位要避开农闲时期,合理安排演出时间,方便群众集中观看,要多利用农闲、节假日特备是春节期间,避免在农忙季节火恶劣天气条件下演出。春节前至正月期间,每个演出团体必须要达到20场以上演出任务,这段时间演出单位可以每天安排两场演出。
(2)演出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投标文件中明确列出具体的演出计划表(演出时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更改),如擅自更改演出计划的立即终止演出合同。演出单位必须制定出合理的演出时间表,并严格按照演出时间表安排演出,特别是春节期间必须保证演出场次,如遇天气等人力不可抗拒因素不能按计划演出,演出单位可以报请当地乡镇文化站同意后及时做出演出调整,并报县文化主管部门备案。
(4)为了提高农民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演出背景必须统一制作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