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近年来,涌洞镇党委、政府以“两山论”为指引,抢抓全县油茶产业发展机遇,依托川河盖独特的地理优势,通过科技引领、产业融合,全力打造川河盖油茶高产示范片。目前,全镇已建成4个油茶基地,总面积达1100亩,形成集良种选育、智慧种植、农旅融合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群众开辟了租金、薪金、股金的“三金”增收新路径。
科技破题高山种植 红花油茶绽放“经济之花”
针对川河盖海拔高、冰霜期长的自然条件,2023年县政府油茶产业专家顾问团科学引进浙江红花油茶全系18个品种,高标准建设采穗圃和基因库,为良种选育奠定基础。该品种适生海拔600-1200米,经济价值突出,价格是普通油茶的3倍,且花期长达5个月,果型硕大色艳,兼具观赏与采摘价值。基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不仅破解了高山油茶种植难题,更联动开发观光采摘、生态研学等项目,为农旅融合注入新动能。
宜机化+水肥一体化 打造智慧农业新标杆
在楠木油茶基地,地势平缓、连片种植的优势使其成为国家高产油茶宜机化快速成园示范基地。基地邀请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国家林草油茶工程中心专家全程指导,实现种植、管护、采摘全流程机械化,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同时,该基地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优先纳入全县水肥一体化试点,建成泵房、管网、滴灌及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水肥精准调控。项目运行后,水肥利用率显著提升,油茶产量与品质显著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三金收益惠民生 产业增效促振兴
油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股份分红等机制,形成了“租金+薪金+股金”的多元收益模式,其中群众年土地租金超15万元,盛产期每年提供2万个以上季节性就业岗位,劳务收入达150万元,种植大户按比例向村集体分红,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此外,基地还计划结合中央油茶奖补政策,新增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推广“油茶+黄精”套作模式,并依托川河盖旅游景区,规划悬崖民宿、滑翔伞基地、农家乐等项目,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带。
锚定科技强农目标 擘画乡村振兴蓝图
下一步,涌动镇将加快推进水肥一体化和宜机化项目实施,力争建成全县科技强农标杆点,同时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油茶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从“种下油茶树”到“打造产业链”,涌洞镇正以科技为笔、生态为墨,绘就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