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六旬党员冉井祥:以寸心微光 浇灌社区温情之花
(1/0)
2025/8/4 16:44:20
查看全部

秀山网讯  在膏田镇茅坡社区,63岁的冉井祥有个特别的称呼——“冉大管家”。这个头发已染上霜白的老党员,胸前的党员徽章总被汗水浸得发亮。作为社区纪检委员,多年来,他默默无闻地帮助独居老人、困难家庭,接送留守儿童,调解邻里纠纷,用脚步踩热了社区的每寸土地,用双手焐暖了百姓的心窝。

困难群众的“暖心人”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洒向茅坡社区,冉井祥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街道上。他手持扫帚,一丝不苟地清扫着路面。这个看似简单的习惯,他已经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五年。“社区就是我们的家,党员带头爱护环境是分内事。”冉井祥的话语朴实无华。  

在社区里,冉井祥的“责任区”远不止环境卫生。八十多岁的五保户杨光举老人听力不好、行动不便,生活物资采购成了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冉井祥主动当起了老人的“采购员”,定期上门询问需求,风雨无阻地为老人送去米面粮油。“米缸还没见底他就来了,比闹钟还准时。”杨光举老人攥着冉井祥的手,皱纹里都淌着笑意。

留守儿童同样是冉井祥心头的牵挂。居民冉权师长年在外务工,家中只剩年迈的父母和5岁的儿子。了解到孩子上幼儿园接送困难后,冉井祥二话不说接过了这个担子。从此,每天清晨和傍晚,社区的马路上总能看到他的面包车,稳稳地行驶在接送的路上,让远方的父母也多了一份安心。

危急时刻的“主心骨”

去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时针刚划过十点,冉井祥的手机突然急促地响起。电话那头,社区居民高明仙的声音带着哭腔——她的一对双胞胎曾孙女突发急症,呕吐不止。家中青壮年都在外打工,只剩年迈的高明仙和三个幼童,老人急得手足无措。  

挂断电话,冉井祥立刻赶到高明仙家中,抱起两个虚弱的孩子就往县人民医院赶。挂号、检查、办理住院手续……他跑前跑后,直到孩子们病情稳定,天已蒙蒙亮,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当时就一个念头:孩子不能有事。”冉井祥朴实地说。

“那天晚上要不是井祥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高明仙仍充满感激。

这样的紧急救助,对冉井祥来说已是家常便饭。谁家水管爆裂、电路故障,谁家邻里起了争执,第一个被想到的总是他。“冉委员说理讲情,一碗水端平,我们服他。”这是社区居民们的一致评价。  

社区治理的“排头兵”

作为社区纪检委员,冉井祥不仅热心帮扶群众,更在社区工作中勇挑重担。在桐梓水库征地工作的关键时期,冉井祥成了政策宣传员和群众贴心人。面对部分群众的不理解,他没有简单粗暴地执行政策,而是挨家挨户走访,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白天找不到人,他就晚上登门;一次说不通,他就反复沟通,帮他们算经济账、长远账。“井祥说得在理,咱不能拖后腿。”最终,15户居民在他的耐心劝说下,主动配合了征地工作。

“做群众工作不能光讲大道理。”冉井祥深有感触地说,“要把政策讲透,更要把群众的困难解决好。”正是这种“将心比心”的工作方法,让他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社区里的家长里短、邻里纠纷,也总能看到冉井祥的身影。他凭借着“一碗水端平”的公正和“将心比心”的真诚,化解了一起又一起矛盾,成为社区和谐稳定的“润滑剂”。

“党员就是要在群众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冉井祥说。在他的带动下,社区里越来越多的党员和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如今在茅坡社区,提起“冉大管家”,居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面对赞誉,他总是摆摆手说:“都是些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可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汇聚成了温暖人心的洪流,让茅坡社区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温情。  

“党员不只是一个身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冉井祥常常这样说。在他看来,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是“分外之事”,而是党员应尽的“分内之责”。六旬高龄,他仍奔波在社区一线;琐碎繁杂,他始终保持着火热初心。他就像一盏“暖心灯”,用温暖照亮邻里守望的路,用奉献诠释着“身边好人”的平凡与伟大。

(融媒体中心记者 简训 实习生 杨梅玉 张颖)

上一图集
下一图集
返回秀山网首页
返回上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