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对党忠诚、任劳任怨,清正廉洁,敢于创新,迎难而上。这是我的承诺。”
曹中正在办公
曹中今年38岁,2008年他申请入党,2009年批准为预备党员,入党宣誓的那天,曹中印象特别深刻,当时,他宣誓入党、戴上党徽,一股光荣、责任的感觉油然而生,他也坚定地要让这份光荣持续发光,把这份责任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入党12年来,从官庄街道党委委员、副镇长到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他始终对党忠诚、坚守初心、心系群众、为民办事,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和初心。
精准帮扶 情暖人心
冯永兰是官庄街道雅都村人,是曹中的帮扶对象,当时曹中还在官庄街道任党委委员、副镇长。一见到曹中,冯永兰满是热情,谈家常、述近况、忆往昔。“曹镇长一直这么关心我,有空就来看我。”冯永兰告诉记者。
曹中看望冯永兰
“全靠曹镇长帮我,不然就没有现在的我。”谈起以往,冯永兰红了眼眶。2016年底,她的丈夫忽然因病去世,家里有三个子女和一位老母亲,一家人瞬间失去了生活来源和精神支柱,生活的重担全压在了冯永兰的双肩上,让她喘不过气来。
在冯永兰对未来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曹中来到了她家。“当时她家很困难,唯一的经济来源也没有了,我就想一定要帮助她。”曹中在详细了解了冯永兰的情况后,一直跑上跑下,通过与村两委干部沟通后,在2016年帮助冯永兰一家成为建卡贫困户,并落实了各种扶贫政策,医保、低保、子女的教育补助,让一家的基本支出有了保障。“有了这些补助,我们一家人才逐渐走出了绝境。”冯永兰说。
虽然有了政府的扶持,但冯永兰并不“等、靠、要”,而是四处打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她当过小工、也进过厂,2017年底成功脱了贫。“曹镇长是个非常关心群众的人,他时常牵挂我们家的情况,有空就会打电话询问,真的很感谢他。”如今,冯永兰开着自己小店,闲时还能照顾母亲和子女,日子是越过越好。
除了帮助冯永兰一家,在官庄街道任职期间,曹中扎实开展扶贫工作,时常奋斗在帮扶第一线,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旅游和特色产业等方式改善人居环境、带动群众致富。其中,官庄街道柏香村、官联居委会的入户道路、水井沟渠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明显好转;柏香村15户深度贫困户入股青蛙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保底分红,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完成县城至川河盖快速通道涉及柏香村和观音村的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共丈量土地149.58亩,搬迁坟墓32棺;完成渝湘高速公路连接线官庄段用地指标报建工作;积极协调开展乌电集团秀山至黔江220千伏双回线路涉及48个塔基座的征地拆迁工作。
创新开展扶贫工作 探索带贫减贫道路
2018年,曹中调到县扶贫办,分管财政扶贫项目管理、扶贫产业发展、扶贫规划、金融扶贫(村级互助资金)、乡村旅游、开发信息系统管理等工作。“秀山地处偏远,扶贫难度大,贫困户识别、动态调整、系统录入、申请项目、落实项目、落实政策等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曹中告诉记者,扶贫工作不仅内容多,而且时间紧、要求高,刚上任的时候顿感工作压力之大。
但曹中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在思想上、业务上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认真研读扶贫相关政策文件,将各项方针政策吃准、吃透,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分管业务上认真细致,扎实严谨,认真对待每一项具体工作;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曹中迅速掌握了扶贫领域内所有关键内容。
除此之外,曹中还结合国家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创新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积极探索和推广“一自三合”发展模式,探索出“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带贫减贫道路。
杨胜刚向曹中介绍种植的品种
梅江镇兴隆坳村的杨胜刚便是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的得益人之一,如今的杨胜刚每天穿梭在自家的果蔬基地中,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给火龙果剪枝。“我种植了蟠桃、黄桃、草莓、橘子、葡萄、西瓜等品种,还套种了蔬菜,马上西瓜就要成熟了,光是西瓜收入一年就能有10多万元。”谈起收入,杨胜刚满脸笑容。
但曾经的杨胜刚也是一名建卡贫困户,“要不是有扶贫小额信贷,也就没有我现在的果蔬基地,我也不会发展得这么好。”杨胜刚告诉记者,回老家种植前,他在石耶种植西瓜,他有技术、有经验,2017年,杨胜刚便回到梅江镇兴隆坳村,想把自己的产业再扩大,可是没有发展资金。
通过自己的前期考察和扶贫干部的帮助,2018年,杨胜刚和他姐姐共申请了10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用来发展产业,第一年便收入了7万余元。“我的基地有50余亩,接下来火龙果、草莓、橘子都会慢慢成熟。”杨胜刚说,到时基地便是“满园果香关不住”“满目皆是丰收景”,就像他的日子一样充满阳光。
杨胜刚正在给火龙果剪枝
像杨胜刚一样受益于扶贫小额信贷比比皆是,截至目前,全县扶贫小额信贷贷款金额从2017年的487.5万元增长到目前的3.86亿元,增长78倍;贷款户数从2017年的98户增长到10666户,增长108倍;获贷率从2017年的0.59%增长到62.5%,增长105倍。同时秀山“一自三合”模式探索和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市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2019年4月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专刊转发了《重庆秀山“贷动”脱贫产业》,2019年秀山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被市扶贫办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在繁复艰巨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曹中始终立足岗位,保持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改善工作方法,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圆满完成了历年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减贫任务,贫困对象100%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截至2020年底,全县系统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801户70425人全部脱贫,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4.2%下降至0%,产业扶贫覆盖联结100%的贫困村、100%的贫困户。功夫不负苦心人,今年,在全市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曹中荣获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骄傲,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入党初心,继续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自己的贡献。“一是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回头看’,持续巩固拓展已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二是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常态化对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健全完善动态监测管理台账,建立完善保障机制,确保监测全面到位。”曹中坚定地说。
(全媒体记者 田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