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深化东西协作,聚力脱贫攻坚。自2010年与我县签署结对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以来,山东省德州市围绕“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目标,采取多种帮扶手段,推动两地扶贫协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山东省德州市来秀支教教师——王健。
王健正在备课。
创新授课模式
见到王健时,他正在上课。作为一名化学老师,如何将书本中难懂的化学概念和理论“传授”给学生们,是王健一直思考的问题。所以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授课,在上课的时候,王健选择利用“视频+实验”的方式,将各类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们。
“王老师讲的知识点非常透彻,我们容易理解,他讲的每个知识点我们都能记住。”石堤中学学生白玉辉告诉记者。
王健是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黄河中学中级教师,拥有15年教学经验。在得知学校将选派一名化学老师前往秀山支教的时候,王健便十分想报名参加。但是由于家中有年老的父母和不到2岁的孩子,加之妻子也是一名教师,繁忙的教学工作让她无法一个人照顾好家庭,这让他难以抉择。
在得知这件事后,作为一名退休老干部的王健父亲,毅然鼓励王健报名参与,并反复叮嘱他不要担心家里,放心的去秀山支教。最终,在家人的支持鼓励下,王健成为石堤中学的一名化学老师。
因材施教
接了支教扶贫这个任务,王健立即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因为乡镇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山东的教学方式便有一些“水土不服”。因此,如何提升和巩固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就成了王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为此,王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上课提问讨论+下课抽查检测”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每到一个重要知识点,王健都会向同学们进行提问,并让大家组成学习小组展开讨论,通过让大家思考的方式来寻找答案。课后,王健就让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到办公室进行检测,通过“默写+做题”的方式,来掌握大家的学习情况。同时就一些疑点、难点进行深度解析,之后由小组长们将这些知识带回去分享给小组组员,共同提高。
而这样的上课方式,既让王健及时掌握了大家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这对我们学习很有帮助,在听写中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检测我们是否记住这一个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继续巩固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石堤中学学生吴杉杉告诉记者。
“我落实好组长,组长再落实组员,这样我就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掌握在手中,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抓教学重在抓落实。”山东省德州市支教教师王健说。
王健正在上课。
“王老师带来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他使用的四清教学方法,很实用,对学生能够进行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我听了他的课之后,都采取了他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先做,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再进行讲课,对学生分层次,这种方法很好。”石堤中学教师彭玉花告诉记者。
教完这个学期,王健就要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但是王健表示,他将带着对秀山的热爱之情,持续关注秀山教育的发展。
“东西部扶贫,对于支教来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传递。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种人生的阅历,同时对我的教学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在这次支教结束回去以后,我会把秀山的优良传统、一些好的教学理念带回我们山东,让山东人都知道秀山、了解秀山,让更多的山东人来帮助我们的秀山,使我们的秀山有更好的发展。”山东省德州市支教教师王健说。
(全媒体记者 田坤 实习生 石伊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