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秀山县隘口镇太阳山村距秀山县城30余公里,与贵州省松桃县甘龙镇毗邻。过去,一说起隘口镇太阳山村,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出山高路远、贫穷落后的字眼。如今,这里有了通村入户的水泥路,有了重庆市“4+1示范寄宿制小学”,有了初具规模、初见成效的种养产业......这些,都是我县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成果。在这里,有一位奔跑在扶贫路上、家喻户晓的大学老师,他就是太阳山村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罗箭飞。
因为乡村情结,他从大学教师华丽转身“第一书记”
罗箭飞,35岁,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专业体育教师。以他现在这个年纪,正是拼职称晋升的最佳时期,他为什么选择到贫困村来担任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呢?
近日,记者来到隘口镇太阳山村采访“第一书记”罗箭飞。眼前的他,身材魁梧,说起话来却温和、谦逊,既充满阳刚之美,又不失大学教师那种温文尔雅的风范。
“当时我看到学院发出的《关于选派扶贫干部到秀山县隘口镇开展扶贫工作的通知》后,就立马向学院领导汇报了参加驻村扶贫工作意愿,并上交了申请。学院党委反复征求我的意见,经过集体研究后,决定同意我到秀山驻村扶贫。2018年9月,我离开学院、告别师生、来到秀山、走进隘口,成为太阳山村扶贫驻村第一书记。”罗箭飞带着笑容和自信介绍了前后过程。
“罗老师,是什么原因让你作出到隘口镇参加驻村扶贫的决定?”
“我从《光明日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媒体对凉桥小学及冉波老师先进事迹的宣传,从电影《指尖的太阳》的故事背景中对秀山县隘口镇太阳山村有所了解、有所向往。我的老家也在大山深处,生产生活环境及条件与太阳山村极其相似,所以,我就萌生了到太阳山开展驻村扶贫的想法”。说到这里,罗箭飞的眼中充满了深情。
为帮助群众解难题,他把上门听民声知民情作为“先手棋”
罗箭飞来到太阳山村的第二天,一些村民就主动走上门来向罗书记反映问题。有的是来咨询如何报销医疗费用;有的是来反映家庭缺乏劳动力,农活忙不过来;有的是来反映土里的菜被哪家的牛羊吃了;有的是来告诉罗书记,读到高二的儿子想辍学外出打工……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问题,当时我真表现不出篮球场上那种‘围追堵截’、沉着应战的潇洒。”
“这些问题我都记在笔记上和心里面了,等我把情况搞清楚了三天内一定回答你们。”罗箭飞说到做到,他在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的支持配合下,利用晚上时间挨家挨户的走访调查、交流摆谈。这样,不但解决了几天前村民们上门反映的那些问题,也了解到了太阳山村民生产、生活及产业发展中的其他问题。
为帮助群众解决好难题,罗箭飞三天两头就召集村支两委的同志,或一起开会研究,或走进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与村民共同讨论,把每件事情落到实处。
驻村扶贫工作千头万绪,也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和事。罗箭飞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全面掌握了村上的各种情况。“在精准扶贫这个赛场,我真是一名新手,要干好这份工作,我既要苦练技术打基础,又要学好经验上台阶。”说这番话的时候,罗箭飞显得非常谦虚。
“罗书记办事认真,经常来我家里了解情况........”王爱军说,他先后养了3000只鸡,鸡出栏上市销路难,正在为销路发愁的时候,他母亲因故出车祸需要医疗费用,罗箭飞得知他的情况,便主动去联系学校和单位,为王爱军卖出去1500多只鸡,筹到了75900元的医疗费用。
为彻底斩断“穷根”,他把“智志双扶”作为“助推器”
在太阳山村,当太阳西下、夜幕降临的时候,村子显得四野静谧。罗箭飞看着那些带着倦意、收工回家的村民,心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受。这时,他在想,要想让乡亲们快乐起来、自信起来,首先,得让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2019年寒假前夕,罗箭飞回了一趟学校,把乡亲们的文化生活情况向学院领导作了详细汇报。于是,隘口镇太阳山村成了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三下乡”主题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今年暑假,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携手太阳山村,共同举办了“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三下乡”主题活动。活动为期一周,活动内容分别有美丽乡村调研、牵手村委会参与“三清一改”、看望慰问留守老人和儿童、文艺汇演、召开精准扶贫座谈会等内容。同时,重庆财经职业学院还先后为太阳山村捐赠了20万元扶贫资金。
有了“三下乡”活动的工作基础,村民们对摆脱贫困、斩断“穷根”增添了无穷的信心。通过实地调研、反复论证和分别汇报,促成了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与秀山县的“校地合作”。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秀山电商学院在秀山建成,今年8月,首批招收学员45人,分别是秀山当地的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工人等。
利用特色民宿和产业发展,让太阳山村群众在脱贫致富路上奔跑
一直以来太阳山村至力于特色村寨改造,改造出的特色村寨点缀了太阳山村自然风景,村寨错落、风情浓郁,有的坐落山腰可看云雾,有的位于小溪旁可听潺潺溪水……
通过易地扶贫般,从山上搬迁到山下来的李大伟,房子位置优越,先后发展过种养殖业,但效益并不理想。
罗箭飞找准问题所在,自筹了5万元借给李大伟帮助他完善基础设施设备,然后抽空带着李大伟及其家属去北京、黔江等地参观民宿发展,学习民宿管理经营。开始对民宿接待并不看好并接受的李大伟终于“开窍”了。
现在,他能烧出一手好菜、能打理好房间、还能通过接待游客每年找到5万元左右的增收。
“现在增收了,相继有游客入住了,太阳山村也越来越热闹了。”李大伟介绍的时候笑得有些合不拢嘴。
太阳山村的特色村寨民宿现已打造出39户,能同时接待150人次规模,惠及群众60户243人(其中建卡贫困户9户41人)。目前具备接待条件的只有两户,一户是李大伟,另一户是李健发,明年将会增加到12户。
要让群众在脱贫致富路上跑起来,罗箭飞开始成天田间地头到处转,时常通过电话向农业技术专家请教村上产业发展。村上不是有产业么?因为罗箭飞看准了林下经济,在现有产业的土地套种410亩的银杏,选择银杏是因为节约了管护和人力,同时属于县上产业发展项目,药材公司保底收购,效益可观的同时,又不需要群众过多的投入。
这样一来,太阳山村“热闹”了,民宿产业逐渐成型、村容村貌大力提升、村民内生动力充足、致富产业兴旺,除了银杏还有700亩的核桃、220亩的玄参、50亩的白术。
转眼间,驻村已经一年。太阳山村的发展也有了质的提升,“种植+旅游”在这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奔跑在太阳山村扶贫路上的大学教师罗箭飞却从未停歇过,仍在和太阳山村村民一起话发展、议旅游、谈致富……
罗箭飞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太阳山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全媒体记者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