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老张,在忙吗?最近黄精长势如何?”6月16日,天气有些许闷热,隘口镇东坪村驻村队员吴秀平又来到张光祥的黄精地里。张光祥是建卡贫困户,为了帮助其脱贫,在村里指导下,他开始发展黄精。
吴秀平(又一)在张光祥的种植地查看黄精长势。张韦 摄
老张的黄精长势如何,管理到不到位是吴秀平最关心的事情,他总是隔三差五都要到地里看看。
吴秀平是县工商联副主席,2018年9月,派驻隘口镇东坪村,成为一名扶贫干部。近两年来,本是学农业出身,又在农业部门工作过20多年的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村民和村集体发展产业,不断拓宽脱贫致富途径。
壮产业 谋发展
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是基础,产业发展是支撑。让人欣慰的是,通过各级扶贫队伍的帮扶,东坪村前期已经做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水电路讯房等建设已经趋于完善,当地产业也初具雏形。
如何壮大和发展村集体产业成了吴秀平关注的重点,所以,刚到东坪的他,第一时间就去查看了村里的黄精育苗基地。
吴秀平兑药水除虫 资料图
“当时我就发现170多亩的苗床,普遍缺肥。”深知情况的严重性,吴秀平立即向镇上汇报情况。经了解,肥料是统一采购,还得一个月左右才能送到。“事情很急,村里账上又没得钱,没办法,我只有硬着头皮找肥料供应商赊货,之后半年才付清肥料款。”吴秀平回忆。
“从栽种到施肥再到除虫,吴主席每次都到现场来指导我,一个月要来五六次。”70多岁的张光祥,栽种野生黄精几十年了,但最近两年才知道,需要给黄精施肥。“之前一直都是从山上挖野黄精来栽,一亩三分地任它生长,收益一直不好。吴主席来了之后,教会了我很多技巧,你看嘛,现在长得好得很。”张光祥告诉记者,去年开始,有了技术和底气的他,将黄精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到20多亩,并套种了几亩银花。
吴秀平查看银花长势。张韦 摄
“去年,银花卖了6000多块。今年,黄精也可以卖了,但是我准备卖200斤,按行情可能有2000多块收入,剩下的用来育苗。”看着地里长势良好的黄精和银花,老张觉得日子十分有奔头。
“吴主席给村里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村第一书记李辉介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东坪村已经形成“传统农业+中药材+养殖”形态多样,长短结合的良好态势,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解民忧 助民富
贫困家庭是贫困人群的基本单元,只有解决最贫穷的人群,才能真正做到小康路上不掉一人。扶贫工作中,吴秀平也特别关注这一群体。
“何志斌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病情严重……”在驻村的第二天早上,得到村民杨再志报告,吴秀平立即叫上村主任及驻村队员,踏着一里多长的泥泞山路把病人送上救护车,遗憾的是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留下智力障碍的妻子和4个正在上学的孩子。
吴秀平走访何泽明家。张韦 摄
“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走了,我也不想读书了。”何泽明是何志斌的大儿子,当时正在高级中学读高三。“吴主席主动上门来找我谈了一个多小时心,安慰我有国家政策支持,鼓励我继续学习,私下还掏了几百块钱给我。”
慈善总会捐赠3千元、凤凰旅行社爱心捐赠1万元,除了帮忙整理材料,获得政府政策支持,吴秀平还四处联系爱心企业,力争为何泽明一家多送温暖。
“现在,我已经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学生了,两个妹妹在职高学习旅游相关专业,吴主席已经帮她们联系好了,毕业之后就可以直接到凤凰旅行社上班,我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教育和生活双重资助,让何泽明一家又重新看到了希望。
为了让村里更多人得到帮助,吴秀平还积极与同济医院衔接。现在,东坪村困难群众生病后,凭村委证明到该院医治,便可享受该院兜底患者自付部分费用,自己不出一分钱。从2019年5月份开始至年底,同济医院共医治东坪村患者62人次,为患者买单自费部份费用8.15万元。
“吴主席,我们一家搬进新房咯!”
“吴主席,5万元的小额信贷我申请到了哟,准备种植10亩黄精。”
“吴主席,你送的鞋子,鞋底又软又防滑,谢谢你哟!”
……
吃住在村,吃完晚饭就去和村民拉家常,了解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近两年来,接地气、负责任的吴秀平和村民们建立了深厚感情,大家有困难找他帮忙,有好消息与他分享,同亲人一般。
鼓士气 争第一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刚来村里时,支部书记张英雄告诉我的一句话,说他干了20多年村干部,村里在镇里考核中基本都是靠后,从未受到过什么表彰。”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情况?刚入村的那几晚,吴秀平辗转难眠。
吴秀平为困难群众送衣服 资料图
“既然组织选中了我,我就要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干就要用心、要干好。”最终,吴秀平通过细致观察、多方交流等方式,了解到当地工作落后的原因是,大家工作激情不高,做事拖沓造成的。于是提出“宁要一块金牌,不要十块银牌”的工作目标,并跟驻村工作队、村支两委达成共识,首先从组织建设抓起。配强班子,细化工作;配齐驻村队伍、配强村支“两委”;培养后备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增加新鲜血液;村干部实行分班轮流值守工作制度,确保24小时岗位值守,做到帮扶联系全覆盖。
2018年,东坪村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参保率达96%以上,其中建卡贫困户参保率达100%;贫困户累计获得贷款200余万元,确保贷款率达100%,实现应贷尽贷目标。
“大家有了精气神,工作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张英雄激动地说,“这两年,东坪村在全镇考评中都获得了一等奖,这是我见证的东坪村历史上最高荣誉。”
如今的东坪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干部作风进一步提升,群众正朝着如期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稳步前进。
(全媒体记者 张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