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为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推进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日前,中国关工委印发《关于表彰“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暨优秀组织奖的决定》,我县隘口镇东坪村村主任叶茂获评全国“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
叶茂(左一)在黄精育苗基地。
今年34岁的叶茂是隘口镇东坪村人,2016年被选为该村村主任。近年来,他通过带领村民种植黄精等中药材,成为让人敬佩的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农村青年人才。
东坪村距离秀山县城40公里,被大山包围,道路蜿蜒,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工厂,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如何让东坪村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曾是镇村干部心头上的难解之题。
2009年,在秀山红星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工作的叶茂发现,中药材种植不但可以解决土地撂荒现象,还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收入。
于是,2011年开始,他着手建立自己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当时,我发现东坪村有大量野生黄精。”叶茂研究发现,黄精可以在林下种植,同时也可以间种玉米。通过间作优势互补,促进相互的生长,待到黄精长势迅猛之时,它的叶片可以有效地将杂草覆盖,抑制其生存,此举既能节约大量的经济开支,又能促进特色产业和传统农业利益最大化。
通过和村民达成土地流转协议,提前支付土地租金后,自2013年,叶茂通过每年发展黄精80余亩,不断扩大规模。
叶茂与村民一起发展产业。
为了帮助群众拓宽增收渠道,2017年,作为村主任的叶茂成立了村级专业合作社,以土地统一流转入合作社,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免费提供近年来总结的经验和技术,帮助村里培育黄精优质种苗200亩。
2019年,他还免费为村里贫困户发放了黄精种苗10万余株,其中建卡户张光祥、杨毅等人领了2万多株,村民种植面积最多的有20亩。
“听说这家伙‘身价’还挺高,我也种了几亩,以后孙娃子上学就靠它了。” 贫困户李大伯告诉记者,以前家里多种植土豆、苞谷等农作物,卖不了几个钱。后来他看见野生黄精满山遍地都是,略懂点药效的他,每次上山就挖点去卖,补贴家用。随着政策的转变,村里成立了合作社专门种植黄精,他自然不会错过机会,积极主动加入了种植队伍。
“黄精是一款药食两用的产品,很有市场前景,虽说目前这个产业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但我相信它带来后期收益十分可观。”说起黄精,叶茂兴致勃勃的算了一笔经济账:黄精育苗要2年见效,见效后一亩地将出5-6万株,1.5元/株,算下来每亩产值达8万元左右;4-5年后将进入盛产期,黄精鲜成品每亩产1万斤,按7元/斤价格核算,亩产值可达7万元。扣除各类成本,种植净产值达6万元/亩。
此外,盛产后,种子还可单独销售,每亩黄精可达2200株,按每株产5斤以上来算,可产1000斤种子,种子行情为60元/斤,也就是说种子亩产收益达6万元左右。如今专业合作社采取三次分红方式保障股东和群众的收益,即保底分红、合作社分红、村集体分红,三次分红比例为1:4:5。
目前,东坪村共种植黄精300余亩,标准大棚育苗30亩,谐音“黄金”的黄精,真的如黄金一般,给东坪村百姓带来了发家致富的门路。
“村里还种植了白术、玄参、银花等中药材,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武陵山区良种育苗输出基地,打造成中国西部地区中药材示范村,带领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说起东坪村的发展目标,叶茂很是坚定。
(全媒体记者 张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