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消费助力扶贫。近年来,我县积极创新消费扶贫模式,有效衔接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社会扶贫,打通“消费扶贫”生产、流通、消费三个关键环节,促进贫困群众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服务变劳务,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着力提升供给能力,解决扶贫产品“卖什么”问题。我县围绕抓基地建设促产品开发,抓品牌建设促质量提升,建立特色农业基地87.8万亩,培育各类农特产品加工企业1320家,开发农特产品820余款。认证“三品一标”158个,注册涉农商标363件,创建“秀山毛尖”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武陵遗风”“边城故事”农村电商公共品牌。
构建“大物流”、搭建“大平台”,着力畅通流通渠道,解决扶贫产品“怎么卖”问题。我县充分发挥公铁联运交通优势和区位辐射能力,带动多式联运及区域配送、中转物流发展,建成武陵山消费扶贫交易中心“一馆一网四中心”,全县94000余人注册了中国社会扶贫网,其中,贫困户注册17753人,武陵山消费扶贫馆展示销售武陵山区44个贫困区县扶贫农特产品1000余款。同时,我县还通过东西协作定点推销、帮扶单位帮助营销、社会力量带动购销,拓展消费扶贫方式,解决扶贫产品“卖得好”问题,设立16个“渝货进山东”扶贫产品专区和专营店、专柜,县内17家农业农头企业99款扶贫农产品被确定为中国农业银行后勤采购合作商品。
(全媒体记者 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