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杨莉:植根攻坚热土 以产业促发展
编辑: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0/4/7 17:00:22
字号:

秀山网讯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广大“驻村第一书记”扎根基层、履职尽责、克难攻坚,为群众实实在在地谋幸福、谋发展,发挥了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官庄街道新庄社区第一书记杨莉就是其中一位。

杨莉正在察看黄精长势。全媒体记者 田孟艳  摄

产业是增收的保障,近年来,官庄街道新庄社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黄精产业,助农增收。而作为社区第一书记,杨莉时刻关注着产业发展情况,因此在春耕春播的繁忙时节,到基地来检查黄精长势成了她的日常工作。

据杨莉介绍,新庄社区幅员面积1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27亩,辖区中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成片的农田,延绵不绝,十分适宜发展种植业。但2018年,初到社区的杨莉发现,这里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十分可惜。

2018年,我来到新庄担任第一书记,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土地都已经荒了,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就在家里照顾孩子,我就在想能不能发展一点产业,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杨莉告诉记者。


杨莉在电脑前处理事务。全媒体记者 田孟艳  摄

想法有了,选择什么产业成为摆在杨莉面前的第一道难关。于是,杨莉迅速展开调研,并与驻村干部四处考察和进行产业比较,发现黄精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市场效益,且生长环境与新庄社区的气候、土壤、湿度等匹配度较高。

产业发展要顺应民心。黄精是个长期产业,需要5年左右才能采收,短时间看不到效益,如何获得群众支持和信任成为摆在杨莉面前的第二道难关。

“在产业发展之初,我们做了多次群众工作,也有老百姓不理解我们的产业发展工作,通过多次召开群众会,带群众代表到基地实地去考察,增强老百姓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动力。”杨莉说。

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好了,如何通过产业发展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真正实现增收,成为摆在杨莉面前的第三道难关。

工人正在劳作。全媒体记者 田孟艳  摄

“为充分保障群众收益,社区采取‘专业合作社+公司+村级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来发展黄精产业,村民不仅可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和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还可到基地务工,赚取劳务费。”杨莉告诉记者。

“我家两2亩地入股,一年有600块钱租金,我在基地务工一天50块,一个月下来有一千多块。”官庄街道新庄社区居民田凤英告诉记者。


黄精基地。全媒体记者 田孟艳  摄

2019年,新庄社区已建成黄精基地550亩,带动周边老百姓就业5000余人次,户均增收3000余元。今年该社区新发展了黄精1300余亩,总规模达到1850余亩,预计五年后亩产黄精2万斤,预计产值2.48亿元。同时,为了更高效的利用土地,在黄精基地里还套种了柑橘,进一步夯实群众增收基础。”杨莉介绍。

(全媒体记者 田孟艳 杨丽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