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杨基农:不等不靠谋发展 致富路上显身手
编辑:付冲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0/4/7 14:29:51
字号:


村民翻土。田孟艳摄

秀山网讯 岑溪乡贵阳村海拔高、气温低,距离秀山县城30公里,不少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村里以老年人居多。当走进贵阳村时,映入眼帘不是一片片荒废的土地,而是春耕春播土地翻动的痕迹。

不等不靠 主动谋发展 


杨基农搭建水泥桩。田孟艳摄

在岑溪乡贵阳村的瓜蒌基地里记者见到了杨基农,他正和工人们忙着搭建水泥桩、给瓜蒌苗施肥、除草,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瓜蒌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药材,又叫药瓜”“吊瓜,是食药两用植物。瓜籽可制作食用油,一年栽种,可连续收益78年。

近年来,杨基农结合自家傍山而居的地理优势,种起了瓜蒌,仅去年,杨基农通过售卖瓜蒌子就挣了4万余元,获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

别看现在杨基农的产业做得风生水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可在几年前,他还是村里的建卡贫困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2014年的时候我和朋友合伙投资了10万元饲养山羊发展养殖业,但是一直没能挣到钱。杨基农说,由于市场不景气,投入资金大,最后还亏了钱。

让杨基农有压力的不仅是事业开展的不顺利,还有母亲的意外。2016年杨基农的母亲摔伤,前前后后治疗费花了4万余元,欠下一大笔债务,这使得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欠了钱终究是要还的。杨基农明白,日子不能得过且过,就一直盘算着要干点啥。

迎难而上 发展瓜蒌产业

 

杨基农翻土。田孟艳摄

2017年,杨基农在朋友那里了解到,种植瓜蒌是一个投入低、经济价值高,而且技术要求也不高。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村上承包了10亩地,种起了瓜蒌,开始了自己的种瓜蒌事业。

初次种植瓜蒌,杨基农像呵护自家孩子一样,起早贪黑精心培育。每天一大早他必到瓜蒌基地报到,查看瓜蒌的长势情况。为了做好育种工作,他常常向有经验的种植户请教。为了提高产量,他抓紧空余时间上网查资料学习钻研。

“2018年第一次收成400斤,赚了6000元左右。杨基农告诉记者,虽然第一年收入不高,但是初见成效也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于是去年又新发展了10亩,通过售卖瓜蒌籽就挣了4万余元,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

随着收益的越来越好和技术的越来越成熟,今年杨基农的基地发展到了100亩。今年我投资了30几万,发展了100亩瓜蒌,预计收入5000斤,10万元左右。往后不需要其他投入,只需要管护和肥料钱,第二年就可以把成本全部拿回来,之后每年都有30多万的收益。谈起以后的效益,杨基农充满了信心。

稳定脱贫 带动村民增收


村民到基地务工施肥。田孟艳摄

通过产业的发展,杨基农在2019年成功脱贫。但脱贫致富后的杨基农,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想着带动村民共同致富。我们当地土地也荒了很多,我就把它利用起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然后带动更多的建卡贫困户脱贫致富。杨基农告诉记者,自己以每亩每年240元来租赁村民的土地,虽然不多,但也能让村民手里多一份收入。

除此以外,基地规模的扩大,从前期的种植、管护到采摘都需要工人,杨基农就主动聘请当地的村内村民来基地务工,增加他们的收入。杨基农说:我们基地上一天都有十五六个人干活,其中就有一些建卡贫困户,他们一天的工资在60元到70元左右,补贴家用是没问题的。

家住贵阳村姚家湾组的吴家英正是杨基农雇佣的一名工人,由于年纪稍长,患有慢性病,不能外出务工。

我每天收入60元,一个月也有1000多元,这里又近,只要有空我就来基地来务工。吴家英告诉记者。

说起下一步的打算,杨基农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继续开垦家乡的荒地,扩大产业种植面积,让村里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除此之外他对自己的生活也有了新的打算。以前单身就是觉得自己穷,不能给女方带来好的生活条件,不想她跟着我一起吃苦。杨基农说,现在自己的经济条件慢慢变好,也是时候有个美满的家庭。

(全媒体记者 杨丽华 田孟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