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外媒传声】重庆秀山:产业复苏春天里,多点发力促复工复产见实效
编辑:付冲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0/4/1 10:29:04
字号:


春天的脚步,并未因为一场风雪而停滞。明媚的春光中,边城产业全面复苏……

着眼困难群体 助力脱贫增收

3月,时值春茶采摘最佳时节,一座座忙碌的茶山,成为洪安一景。全镇5家茶叶企业如今已全部恢复正常生产,400余名工人在保证防疫安全的前提下采茶制茶。在这些企业务工的该镇建卡贫困户,九成以上已经复工。

 

采茶制茶季节性很强,早了晚了都不行。今年35号复工,实际比去年开工还早了5天。今年加油干,说不定收入比去年还高!重庆边城韵茶业有限公司员工、洪安镇溜沙村新寨组建卡贫困户翁碧蓉说。

翁碧蓉家中有6口人,2014年因家中父母多病且孩子正在上学致贫。为照顾父母和孩子,翁碧蓉难以外出务工。重庆边城韵茶业有限公司将她家的土地全部流转用于茶叶种植后,勤学肯干的翁碧蓉便成了公司的采茶女,年收入在1万元左右。去年开始,她又参与到公司的茶叶加工中,收入实现新增。

忙着采茶的不仅是洪安人。在全市深度贫困乡镇隘口镇,秀山县民蕊农业有限公司从32日便开始组织人力采摘茶叶生产春茶。

民蕊农业是隘口镇新院村村集体经济合作企业,新院村有茶叶基地1600余亩,茶叶是当地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每年立春之后,便是春茶采摘旺季。

我们一天可以采茶叶3斤左右,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在基地务工的新院村建卡贫困户喻廷芝说。

据隘口镇党委书记刘红明介绍,新院村茶叶基地今年开采茶叶面积共有400余亩,预计鲜叶产量达50余吨,可产干茶10余吨,产值可达360余万元。

秀山是全市茶叶种植规模最大的三大茶叶综合示范区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伴随3月中旬部分乡镇移栽完成,全县茶园总面积将突破14万亩,茶叶采收面积6万亩,预计全年可加工干茶6000吨,实现茶叶综合产值12亿元以上。

电商物流不断 满足物资保障

融合着多个行业的旅游是秀山的金山,而电商则是秀山的银山一脚踏三省、三省共一城的秀山,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和区位交通中心,与黔东、湘西、鄂西接壤,其省际边界线长达321公里,边贸历史悠久,素为武陵山区物资集散地。

秀山(武陵)现代物流园区因物流而起,随商贸而兴,农村电商全国驰名,逐渐成长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物流行业直面千家万户,关联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最后一公里,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位于秀山物流园区的顺丰、京东两大物流企业,早在23日便复了工,成为周边地区最早复工的物流企业。在防疫局面最为严峻的阶段,大量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辗转秀山,送到各地群众手中。

随着入驻企业陆续复工,园区积极响应、细化举措、严密防控,为入驻企业复工提供指引,积极帮助入驻企业创造安全有序的复工复产环境,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做到疫情防控与复工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同时,积极帮助电商、物流企业解决招工、运输、销售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推动加速复工,满足物资保障,帮助当地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快速销售。

园区936家企业(商户)中,目前已复工复产企业907家,返岗员工5560人,复工率达96.9%14个在建项目已全部复工,复工工人986人(含农民工),复工率达100%

企业相继复工 工业逐步回暖

316日,秀山首个口罩生产企业——迪芬特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次性防护口罩生产线投入试生产。经过入料、折叠、压片、耳线焊接等10余道全自动工序后,首批秀山造口罩下线。

 

疫情期间,口罩成了最为紧俏的防护用品之一。秀山加大招商力度,成功引进重庆迪芬特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正式投产后,日产口罩可达13万只,完全能够满足全体秀山人防疫之需。

秀山工业园区,工业正在回暖。园区已有57家企业复工,复工率在95%以上。5个在建项目也已全部复工。

来自秀山县经信委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县中小企业524户,复工企业489户,复工率93.%,从业人员10867人,返岗率96.6%。其中规上工业企业67户。从业人员8063人。截至2020312日止,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已复工复产67户(2户因环保和拟下规不纳入统计),复工率100%,已复工复产人数7935人。

 

日前,秀山县洪安镇三省风情街项目施工现场,数十台工程机械奔走往复,轰鸣阵阵。三省风情街是洪安边城景区着力打造的核心旅游项目。而后者是秀山打造武陵山区文化旅游城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自35日开工以来,施工人员坚持每天对工地及工程机械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两次测量工人体温,力保防疫生产两不误。目前,全县10个续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已全部复工。年内计划新开工的13个重点旅游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刘新吾、黄海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