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3月17日,在秀山工业园区小雨伞商贸有限公司二楼生产车间内,呈现一派繁忙景象,该公司二组工人杨琼英正和其他同事一起赶制发往湖南教育机构的校服。
厂房内一片忙碌景象。全媒体记者 吴国超 摄
现年51岁的杨琼英,是溶溪镇石板村茶园组的建卡贫困户。她与丈夫邓德权育有四个子女,丈夫早年因胃部疾病干不了重活,一直在城里建筑工地做比较轻松的活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她便常年在工业园区的东洪服装厂打零工补贴家用。
“我在东洪服装厂做了差不多6年,多的时候一个月工资能有1500元,少的时候不到1000元。”杨琼英告诉记者,虽然一个月的工钱不多,但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勉强过得去。
然而,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却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日子更加雪上加霜。2020年刚过完春节,杨琼英就被告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东洪服装厂的投资者决定撤资,服装厂宣布倒闭,她也不用再去上班了。
不仅是她工作的服装厂,丈夫邓德权务工的建筑工地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停工,一家人瞬间就没有了收入来源,随时面临着返贫风险。
小雨伞厂房内,工人正抢抓时间赶制校服。全媒体记者 吴国超 摄
小雨伞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加工、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服装公司。该公司现有员工160余人,年产值达3000万元,是我县规模以上企业之一。
“受疫情影响,我们工厂3月份才开始复工,但疫情期间我们的订单业务却从未停止。”该公司执行董事易秀华告诉记者,尽管这次新冠肺炎来势汹涌,但是该公司业务团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人脉资源,积极扩宽业务渠道,通过搭建与各大学校、培训机构以及集团公司的合作,目前,已争取到来自重庆市内及湖南等地近2000万元的服饰订单。
面对暴增的订单,易秀华心里是一半惊喜一半忧。喜的是才三月份就完成了今年一半的订单目标,忧的是随着公司订单增加,对一线生产员工的需求更大,而受疫情影响,今年招工比往年更加困难。
“企业能否正常运转事关整个城市的发展,而返岗工人是一个企业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县人力社保局局长王英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掌握我县疫情期间农民工返岗复工情况,该局一方面是加强与工业、物流两大园区的联系,了解园区内企业生产运转情况;另一方面,该局还会同各乡镇街道、村居工作人员上门入户精准采集农民工就业意愿信息。
“在排查中我们发现,工业园区的东洪服装厂倒闭后,厂里的100多名员工都失业在家,而该园区内的另一家服装厂——小雨伞商贸公司又有很大的用工缺口。”工作多年的王英意识到,这是解决失业工人复工的绝佳机会。于是,她主动联系原东洪服装厂的厂长喻正富与小雨伞商贸公司易秀华进行洽谈。
“东洪服装厂的失业工人全是熟练工,正是我们公司目前需要的。”易秀华告诉记者,在了解情况后,小雨伞商贸公司对原东洪服装厂的100余名失业工人进行了全部接收,一个不落。
新的工作岗位上,杨琼英正辛勤工作。全媒体记者 吴国超 摄
“早上8点多就到厂里开始工作,下午6点多再回家给孩子们弄饭,一天下来差不多能挣150元钱左右,按目前的情况,这个月的收入最低能有3000元。”杨琼英告诉记者,这是她在小雨伞商贸有限公司复工的第四天,对于目前的工作十分满意,丈夫邓德权工作的建筑工地也已经开工,一家人的生活又有了保障,她觉得很满足。
目前,类似杨琼英这样受疫情影响的务工人员还有很多,据县人力社保局不完全统计,我县有意愿外出务工人员仍有70000余人,为了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返岗复工服务保障工作,王英表示,县人力社保局将继续胸怀全局抓组织协调,扑下身子抓落实督导,做好农民工信息统计的同时持续跟踪企业复工动态,对接生产经营和用工状况,全力促进务工人员安全有序返岗复工上岗就业。
(记者 吴国超 田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