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施肥基本结束了,后面就等着春管的时候除草了。”27日下午5点,海拔600多米的秀山隘口镇屯堡村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山坡上的茶园内,几名村民开始收拾肥料袋等工具,准备回家吃饭。
“现在累点没事,把茶园整好了,日子肯定越过越好。”回家路上,何金凤笑着说道。
隘口镇是我市深度贫困乡镇,屯堡村又是隘口镇最为贫困的村落之一。
“我们将茶叶作为村里的特色主导产业,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屯堡村支部书记李云成说,屯堡村实施了“三变”改革,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并通过打捆使用扶贫帮扶资金、涉农资金等,陆续建立起1500多亩茶园,“最早一批茶树是2018年栽种的,明年这个时候就能收获了。”
前些年,何金凤家里有3个小孩读书,自身又没什么技能,家庭十分贫困。后来,何金凤开始在茶园务工,一家人生活总算有了起色。
“在茶园,我就做些施肥、除草等工作,一天有80元。”何金凤算了一笔账,按平均一个月务工15天计算,一年就有近1.5万元,“2019年,我一直在茶园里务工,收入了1.6万多元。”
何金凤自家2.8亩土地也入股到茶园中,明年起又将多一笔分红收入。
“加上老公在外面打工,我们一家的收入大大增加,前两年就脱了贫。”何金凤说,她又申请了营业执照,准备在家开个小卖部。这两天,她就利用空闲时间,将家里的货架搭好,“等开年了,我就进货开业。”
目前屯堡村还陆续发展起油茶1020亩、中药材50亩、蜜蜂350桶,实现了全村444户1910人产业全覆盖。2019年,屯堡村47户建卡贫困户全部脱了贫。
过年期间,屯堡村的村民都在为新的一年做着准备,希望能更上一层楼。
“来来来,大家都尝尝我自己产的蜂蜜。”在屯堡村潘碧武家,看到有人前来,他立即打开冰箱,拿出蜂蜜兑上开水递来。说起脱贫后的首个春节,潘碧武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
今年38岁的潘碧武有4个孩子,前些年老婆和两个孩子患病后,家中积蓄都花光了。2016年,潘碧武被识别为建卡贫困户。
为了帮助潘碧武脱贫,村里想了很多办法,除了低保兜底外,还帮他找临工、进行培训技能……
2019年6月潘碧武参加养蜂培训,弄懂了放蜂、蜂巢保暖、取蜜等一些环节的关键技术,政府还送了他30桶蜜蜂。2019年,他养的蜜蜂共产了200斤土蜂蜜,卖了2万多元,加上打临工赚到了1.5万元,收入是前一年的几倍。
“你看,今年我将卫生间全部贴上了墙砖,还花了2000多元买了热水器,孩子们都可以洗上热水澡了。”潘碧武高兴地说。
说起今后的打算,潘碧武更是来了劲,“这两天,我制作了一些蜂箱,准备把养蜂的规模扩大到150桶,这样,收入又能翻几倍,再争取用赚到的钱,把家里都装修了,咱也过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