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10月29日是第14个“世界卒中日”。当天,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外科2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红手环志愿者团队在花灯广场开展“世界卒中日”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护人员向市民发放脑卒中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免费测量血压和血糖,讲解日常生活中预防脑卒中相关科普知识,提高市民对脑卒中的了解和认识,普及相关预防知识,提醒大家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活动共计发放卒中高危因素筛查表300份,免费测血压200余人次,测血糖200余人,专家团队对筛查的近100名高危患者患者提供了规范的诊疗建议,同时通过展板结合义务讲解向过往群众宣传了卒中预防诊疗科普知识及如何通过健康生活预防卒中的发生。
据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冯晓鹏介绍: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又称“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脑梗死(脑梗死)与脑出血(脑溢血),具有高发病率及复发率、高致残率及死亡率、经济负担重的特点。脑卒中“可防可控”,大多数卒中发生在60岁以上人群,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合并房颤等基础疾病,长期吸烟、饮酒、缺乏锻炼的人群均为高危人群。
有数据显示,凌晨3点到5点是脑卒中的发病高峰时段,通常要占到50%以上。若脑卒中发病后6个小时内得到及时抢救的病人存活率在60%以上,否则存活率将大大降低,致残率高达90%。
医生提醒:如果夜间发现肢体活动障碍、肢体麻木等症状,千万不能等到白天再去就诊,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抢救的“黄金时间”。
那么应该如何预防脑卒中呢?
医生提醒: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关键,要合理膳食;保持健康的体重;规律运动;戒烟戒酒。还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早发现、早治疗。
(通讯员 张羽祥 冯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