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梅江河 变了!
编辑:付冲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19/10/21 16:59:12
字号:

秀山网讯 “以前怎么也想不到,这条河能治理得这么好。”62岁的杨正平站在自家院坝,看着梅江河水缓缓流过西门桥,感慨颇深。


杨正平是土生土长的秀山人,家住环城南路,距离梅江河仅有几步之遥。在河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他,曾捧起河水直接喝,也亲眼目睹过河里鱼虾绝迹、周围邻里搬迁。

“小时候这条河是非常干净的,后来水质就慢慢恶化了。”杨正平回忆,“最糟糕的时候,连饭都不敢在外面吃,因为河边垃圾多,蚊虫多,水也是臭的。周围邻居忍受不了这样的环境,很多都搬迁了。”

据了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镇用水量大幅增加,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梅江河,导致水质恶化,若需恢复河清水澈,截污治污是根本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6年底中央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秀山设置了三级河长54人治河护河,把解决“水脏”“水浑”两大问题摆在突出位置。针对梅江河,启动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新建梅江河沿岸城区段缺失污水管网8.8公里,全面整治梅江河县城段流域雨污合流排水口,沿岸乡镇新建污水处理厂7个,并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力度,把河道打造成城市重要的景观亮点,效果显著。


“变化特别大,你看,河水清澈了,河里鱼虾多了,白鹭随处可见。”说起现在的梅江河,杨正平脸上挂满笑容。“环境好了,空气清新,散步游玩的人多了,闹热。”

周围邻居陆续搬回,每天独自沿河跑步的杨正平约到了同伴,心情格外舒畅。

对于梅江河的巨大变化,住在河岸的黄良俊一家也深有感受。“以前,垃圾多、水臭。”眼不见为净,黄良俊在房屋周围,修建了2米高的墙。

如今,墙拆了。住在西街景区的黄良俊利用地理优势,开起了音乐吧。

“不仅本地人,还有很多湖南、贵州的游客来这里吹河风、听音乐、谈天说地。”黄良俊告诉记者,音乐吧生意不错,一家人忙不过来,还请了几名兼职人员。

以前靠跑出租车养活全家,现在不仅有收入,还可以在家照顾老小。对于如今的生活,黄良俊很是满足。

“这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呀!”看到梅江河如今的变化,市民们笑开了花。

(全媒体记者 张韦 杨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