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豪猪就是我们常说的‘刺猪’,它虽不娇气,但养殖有门道。” 说起豪猪,梅江镇坪南村草坪组年轻猪倌曾庆社头头是道。
今年38岁的曾庆社,从南京工程学院热力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中国华能集团云南分公司,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力工程师,年薪十万+,前途不可估量。
但曾庆社毅然决然选择了回乡创业,经过多年努力,他的豪猪养殖已初具规模,如今南坪村计划将豪猪养殖作为本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2013年,曾庆社父亲突然病世,想到年事已高的母亲独自坐在老家门槛边,兄妹三人后悔不已。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曾庆社没有忘本,通过不断开导,他与妻子达成约定,一人回乡创业、一人留在云南工作保证基本收入。当年年底,曾庆社结束了多年的电力工程师职业生涯,回到老家,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开始了农业养殖创业。
创业哪有一番顺遂?何况是农业养殖,更是难上加难!
“2014年我开始搞养殖,曾试养过蝎子、蜈蚣、黄粉虫、竹鼠、土鸡、兔子、豪猪六个种类。”曾庆社介绍,“经过一轮试验养殖,最后从本地销售和自身掌握的养殖技术上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了豪猪养殖。”
豪猪浑身都是宝,经济收益可观。而且豪猪的繁殖能力比较强,平均2年可产崽5胎,每胎数量在2到3只。豪猪一年可以出栏,成年豪猪体重可达30余斤,按每斤市场价60元计算,收入在2000元左右。豪猪肉富含氨基酸、脂肪含量低,肉质细嫩,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豪猪主要以玉米、大豆等为食,一天一斤玉米即可。今年,曾庆社尝试用小饲料机器加工饲料。谁料,由于养殖场饲料需求量大,而饲料加工机器小、加工量较少,以及气温的变化,玉米泡发时间难以掌控,导致饲料变质,豪猪吃了后就开始拉肚子。
“豪猪拉肚子是一个信号,如果一周内没好,小猪可能就没了。”曾庆社惋惜地说,“之前没太多经验,不知道及时换饲料,导致小猪死亡。”
为确保种猪的存活率,曾庆社采取“一公两母”的模式在圈舍里一格投放三只种猪,提高种猪繁殖量。在曾庆社的悉心饲养下,该养殖场的母猪大多一年能产三胎,一胎能存活两只幼崽。
随着出栏量的增加,2016年曾庆社修建了养殖场,2017年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成立了秀山县鑫宏养殖专业合作社,如今豪猪存栏400余头。
“目前养殖场的豪猪大多采取鲜肉出售,包邮销往上海的高端会所,出售价128/斤,今年上半年已出售50余头豪猪。”曾庆社高兴地说。
从最初的摸索前行,到如今摸索出一些门道,曾庆社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豪猪“养殖经”。如今曾庆社一个人在家乡做豪猪养殖,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但他始终觉得还不够。
“以前我带过村里的两个年轻人,教他们豪猪养殖技术,但学了半年后仍无收入,就放弃了,选择了外出务工。”曾庆社说,“现在豪猪养殖已初见成效,虽然老年人也能养殖,但我想利用豪猪养殖吸引更多的本村年轻人回来创业,带动咱们村走向脱贫之路。”
“大家一起摆脱贫困,走出穷圈子,脱贫致富。”是曾庆社回乡创业最终目的。目前,他已经和坪南村委会达成帮扶意向,将通过无偿为村里愿意养殖豪猪的村民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回收成年豪猪的方式,带动当地更多的贫困户和群众增收,不负故乡的养育之恩。
“搞创业就不要给自己留后路,畏首畏尾,特别是搞农业创业,但就算最后失败了,我也不会再做回老本行。我会再继续创业!”
(记者 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