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你家桃林的桃子快熟了吧?周末我们组团去采摘咋样?”“今年帮我预留几箱个头大的黄桃,我要用来送贵客!”每年黄桃未到采摘期,龙凤坝镇龙凤村种植大户付维刚的手机就成了“热线”,铃声不断。黄桃季节性强,上市到采摘结束仅半月,老客户们早已迫不及待来电询问。今年,他悉心照料的40亩黄桃林挂果喜人,又实现了大卖特卖。
在龙凤坝镇龙凤村,提起付维刚,无人不晓。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他的故事充满了励志色彩。
黄桃树结出“希望果”:付维刚的致富引领路
1979年,付维刚出生于秀山县龙凤坝镇龙凤村。1997年,付维刚初中毕业,次年应征入伍,成为驻京某部的一名通信兵。2000年12月,付维刚退伍,之后一直在沿海各地打工。2005年,经人介绍,他和清溪场街道女孩杨会结婚,并于次年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然而,这喜悦并没有持续多久,出生3个月的儿子便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1岁时又被确诊为智力残疾。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和妻子带着儿子辗转于北京、上海和重庆的各大医院看病,耗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20万元债务。
“治不好病,但也要让孩子过得好一点。”看着无法自理的孩子与需要照顾的老人,付维刚一边打工,一边寻觅回乡创业的机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浙江嘉兴的亲戚种60亩锦绣黄桃,一亩产值达两三万元,便动了引种的心思。
2014年底,付维刚带家人回龙凤村筹备,却被亲戚提醒:“黄桃对环境挑剔,江浙能种,秀山不一定行。”为稳妥起见,他将村里的泥土、水质样本送重庆检测,确认土壤养分、酸碱度与水质达标,又咨询县农业农村委专家,证实当地海拔、温度、光照符合黄桃生长要求,这才放下心来。
2015年初,他流转10亩土地,注册秀山县维刚水果种植基地,从上海购回黄桃苗试种。“刚开始一点技术都不懂,全凭一股想多赚钱的劲。”付维刚坦言。为补技术短板,他通过村、镇、县推荐参加县农业农村委培训,还专程赴上海黄桃基地拜师,回来后边摸索边总结,慢慢掌握了种植诀窍。
2017年,付维刚种的黄桃初挂果,收获了5000余千克,由于桃子香味浓、甜度高、口感佳,采摘价每千克60元,被抢购一空,卖桃子赚了13万元。初尝黄桃种植甜头的付维刚,更加坚定了发展黄桃产业的信心。2018年,付维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管理,产值达到20万元;2019年跃升至30多万元……几年下来,付维刚不仅还清了欠债,还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黄桃产业让付维刚的日子越来越甜,充满希望。
精细化管理铸就高品质黄桃:付维刚的“种桃经”
“品质是黄桃的命根子,马虎不得!”扎根农村果园11年,付维刚始终将这句话挂在嘴边。通过持续学习与实践,他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的精细化种植方案,让自家黄桃凭借过硬品质站稳市场。
为精进技术,付维刚先后参加“新型职业农业经理人”“青年农场主”及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等培训。“光学理论不够,得结合地里的情况改。”他将标准化工序贯穿种植全程:从整形修剪、抹梢疏枝到疏果定果,从开沟排水到有机肥精准施用,每一步都亲力亲为。
走进果园,满树套袋的黄桃格外显眼。“龙凤村生态好,但黄桃病虫害多。”付维刚拿起一个套袋果实解释,“套袋后,果子既躲得了病虫害、防得住鸟啄,果面还光洁,颜色也均匀,摘下来个个果形周正、金黄脆甜。”
施肥上,他有一套“精准时间表”:“想种好桃,施肥得按节气来。”5月初施花后保果肥,6月底施高钾膨果肥,果实采摘后必施“月子肥”,“这‘月子肥’就像给果树补营养,来年挂果才有劲!”
树形管理的升级,源于他发现的问题:“以前用‘开心’形,果树长太旺,枝桠缠在一起,采光通风都差,产量品质上不去。”如今新栽区域全用“Y”字形——50厘米主干上,两个分枝呈60度角展开,“这样不仅好修剪,通风透光足,还能机械化管理,果子品质稳了!”
付维刚的“傻”,在村里出了名——别人用除草剂,他偏要人工除草。“我不傻,”他笑着说,“除草剂省事儿,但会影响土地和果子,我就要用生态办法,种出放心的好桃。”
依托龙凤村无污染、光照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加上精细化管理,付维刚的黄桃成了“香饽饽”。为进一步打响基地黄桃品牌,2019年,付维刚注册了“维刚”商标。“基地规模也从当初的10余亩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亩,今年果园采摘价是每斤10元,产量是在10万余斤。”付维刚说,11年里,夫妻俩一年四季都扑在果园里,绿色种植、精心管护,产出的黄桃个大、口感佳,深受市场欢迎。
一颗桃子带富了一群人:付维刚的“带富密码”
付维刚的黄桃产业,从自家果园起步,如今已成为全村的致富“引擎”。凭借技术与经验,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老师傅”,几年来累计为400余人传授种植技术,发展种植户5户,直接带动100多人就业,每年支付劳务费用8万元。
脱贫户吴才珍已在基地工作3年,每天能挣80元,“既赚钱又学技术,在这干活像在家一样开心”。村民安小丽也坦言:“离家近能照顾孩子,工资还不错,多亏了这个桃园。”黄桃产业成了村民口中的“黄金产业”。付维刚先后获得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重庆好人、重庆最美巴渝月度人物、秀山县最美退役军人、秀山县农村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为把产业做大做强,付维刚创新“锁链式”种植模式,选种早黄桃、水蜜桃等4个品种,将采摘期从8 - 9月延长至6 - 9月,有效缓解了集中上市的压力。
销售环节,他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线上联合电商公司、邮政,把直播搬进果园,2025年抖音直播卖出近800单;线下推出果树认养活动,举办选桃王、吃桃比赛等趣味活动。如今,果园年均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维刚”黄桃品牌声名远扬。
“品牌响、价钱好、销路畅,农户才敢种。”付维刚并未满足于此,他不断延伸产业链,售卖黄桃苗帮助更多人起步,试做黄桃干、黄桃罐头,既延长了保存时间,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他满怀信心地表示,要继续扩大规模,让黄桃产业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带领更多乡亲过上好日子!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