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近年来,为赓续红色血脉、激活革命遗址,隘口镇坝芒村以发展旅游为抓手,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精心规划并实施了一系列红色遗迹保护与修复项目。其中,倒马坎纪念碑修缮、红色文化展馆建设以及红色步道建设等项目,成为了坝芒村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
坝芒村红色走廊
坝芒村地处渝黔交界地带,坐落于武陵山区腹地,曾经作为红三军进军秀山、开辟新苏区的重要节点,拥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2023年1月,在合川区对口帮扶资金的支持下,隘口镇启动“红军栈道”建设项目。该步道于同年8月竣工,总长为4公里,宽1.5米,以红军文化广场旁的国道319线为起点,串联起红军洞等历史遗迹,最终抵达千亩银花基地观景平台,沿途配套木亭3座、旗台及11个垃圾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红色教育体验线路。
据当地工作人员介绍:“项目在建成投用后,坝芒村的年接待游客量从以往的寥寥无几跃升至300余批次、5万余人次,村集体通过红色文旅项目创收达到5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达8万元。”
隘口银花基地
目前,该村已累计接待学校、企业、党政机关等团体200余批次、超过2万人次,红色文旅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持续扩大,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步道的建成不仅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更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重温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同时更是深化了合川与秀山的合作、加强了两地文化的交流。
如今,坝芒村已成功实现从革命老区向红色教育基地与文旅打卡地的转型,更通过“一中心两遗址三支点”的规划布局,构建起完整的红色旅游生态体系。由村集体合作社统一运营的游客接待中心、红军餐馆、革命陈列馆及倒马坎战斗遗址纪念碑等设施,与沿步道设置的观景平台形成有机联动。游客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既能沉浸式体验战斗遗址的历史厚重、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又可俯瞰千亩山银花基地的产业盛景,真切感受“红色基因传承+绿色生态发展”的融合魅力。
坝芒村红色走廊
绿水青山撑起钱袋子,革命光辉照亮好日子。在红色旅游带动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山银花种植培育也已成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村集体带头打造300余亩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民自主种植8000余亩,更创新推出“山银花+黄精”套种模式,在150亩土地上实现根系互补、土壤改良与产值跃升,该模式预计年均亩产值增收4.2万元。同时,隘口镇以坝芒村为核心建成2.1万亩中药材基地,通过采摘、加工等环节创造大量家门口就业岗位。2024年全镇山银花种植户户均增收达1.6万元,真正让红色土地结出绿色硕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如今,这片流淌着浓厚红色基因的村庄不仅成为了全国第二批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陈列馆、红色事迹名声远扬,而且还培育出了绿色农业产业,“一红一绿”相得益彰,奏响振兴强音。
(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