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清晨的阳光洒在石耶镇平邑村枫香树组,76岁的村民杨大妈手持扫帚,细心清扫着院坝前的小路。“以前这儿堆满了杂物,走路都得侧着身子,现在多干净啊,晚上还能在树下乘凉聊天呢!”杨大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幕,正是石耶镇推进“三增行动”、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石耶镇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全面推进“产业增效、村庄增靓、乡风增善”农村“三增行动”,通过“回头看成效、着眼脚下路、抬头谋长远”,让巴渝和美乡村从蓝图变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产业“壮骨”:让乡村有“路子”更有“票子”
“以前外出打工攒不下钱,现在在村里酸海椒加工厂上班,月入2000多元,还能照顾家人。”鱼梁村村民邓大姐边分拣辣椒边分享喜悦。她所在的酸海椒加工厂,是石耶镇推动产业链条化延伸的成果之一,用工高峰期每日能吸纳120人就业,全年带动群众增收50万元。
石耶镇围绕“一区两带”建设目标,培育出11个特色产业基地,既有2000亩蔬菜基地年创产值800万元,也有高标准油茶示范基地正在加速扩张。“我们流转了5000多亩土地,整治利用率达95%,不仅土地‘活’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 石耶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肖吕介绍,仅土地流转和务工两项,就带动当地群众年增收600余万元。
在产业发展中,石耶镇创新组建的“强村富民公司”成为关键力量。该镇创新推出“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社会资本注入活力”模式,吸引3家社会资本入股并建立“3:3:4”利益分红机制。石耶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一模式打破了村与村之间的界限,让资源得以更高效地整合利用,同时引入社会资本,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理念。如今,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平均达40万元,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同时,强村公司正牵头推进大佛山民宿修建等5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一位正在干活的村民笑着对记者说:“以前想挣钱得外出打工,家里老人孩子都顾不上。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个月能挣不少钱,还能照顾家里,这多亏了‘强村富民公司’。”据了解,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乡村品质,还吸收了220名在家村民就近务工,实现务工收入62.8万元,真正让村民就业增收不离乡。
村庄“扮靓”:让乡村有“面子”更有“路子”
走进平邑村枫香树组,青石板路蜿蜒,家家户户院坝整洁,墙角的三角梅开得正艳,整个村庄“面子”十足。“这可不是干部‘包办’出来的,全靠我们自己动手!”枫香小院院落长刘斌领着记者参观,“你看那棵千年枫香树周围,以前堆着柴火和废品,现在成了我们议事聊天的‘网红点’,多有‘面子’。”
这场变化始于一场院坝会。“刚开始说要搞环境整治,好多人不理解,觉得是瞎折腾,搞些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 刘斌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万千,“我们开了4场院落会,挨家挨户做工作,终于说通了大家。”村民们自发清理了55处“牛皮癣”、15堆生活垃圾,整理了43处乱堆乱放,还种下100多株花草,让村庄的“面子”焕然一新。
这种“共谋共建共管”模式正在石耶镇遍地开花。“我们坚持‘政府小投入、群众广参与’,一年美化6个村民小组,现在已经完成21个组。”石耶镇副镇长涂雨钢介绍,“像青龙村的家禽‘近山林地圈养’,就彻底解决了粪便污染问题,村民们都主动跟着学,都想着把自家‘面子’维护好。”
在鱼梁村,渝东南唯一的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正在推进。“建成后不仅人居环境升级,还能搞乡村旅游,我们这儿要成秀山县城的‘后花园’啦!”村民们充满期待,工地上,不少村民正忙着搬砖垒墙,为自家门前的美景添砖加瓦,共同打造属于他们的美丽“面子”, 也为乡村的未来发展开辟出一条充满希望的“路子”。
乡风“增善”:让乡村有“里子”更有“温情”
“张婶家的鸡跑到李叔菜地里了,大家坐下来聊聊怎么解决;王大哥家孩子上学要搭车,几家轮流接送……”在枫香树组的“树下说事”点,一场院落议事会正热闹举行。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全年化解了20多件矛盾,纠纷同比下降80%,让乡村充满和谐温情。
石耶镇以“3+8+N”院落治理机制为抓手,让乡风文明落地生根。“我们搞‘积分制’,做好事能积分换东西,年底还评‘孝和婆媳’‘文明家庭’。”石耶镇平邑村妇女主任姚玉蓉指着墙上的红黑榜说,“现在大家比着做好事,谁也不想上黑榜。”
清廉建设则为乡风文明筑牢根基。村里选聘了乡贤当廉情监督员,“有次有人想申请不合规的临时救助,被监督员发现拦下来了。” 姚玉蓉说,“我们还在枫香树下开廉洁故事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文化活动更让乡村焕发活力。坝坝舞蹈队、志愿服务队经常开展活动,包粽子、摸螺蛳“打平伙”等微活动,让邻里关系越来越近。“以前各过各的,现在像一家人。”村民们说,这种暖暖的氛围,比啥都金贵。
如今,石耶镇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不仅探索出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打造出村庄环境的“靓面子”,更夯实了乡风文明的“实里子”,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在这片土地上徐徐铺展。正如石耶镇党委书记艾德华所说:“我们要让和美乡村不是墙上的画,而是群众每天过的日子,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