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88|“新农人”孙神社:创办家庭农场 为村民铺就致富茶路
编辑:彭璐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2/4/25 16:18:23
字号:

秀山网讯 山路蜿蜒盘旋,满目青翠葱茏,空气湿润清新,微风温暖和煦。4月,来到钟灵镇凯堡村,记者实地感受到的,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致,还有火热的乡村生活。采摘茶叶、收购茶叶、加工茶叶……村民们说:“只要肯干,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我们钟灵镇凯堡村人在忙的这些事儿,都离不开他的努力。”村民们口中念叨的这个人,便是神社家庭农场的创办者——孙神社。

“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我的初心就是带领村里想过好日子的人走上致富路,由输血变造血,让大家一同迈入幸福生活。”站在记者面前的孙神社,短寸头发,话语谦逊,笑容敦厚温暖,让人心生信赖。 

作为一名扎根农村几十年、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孙神社在产业振兴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成立神社家庭农场,把万亩荒山变成茶山花海,为村民铺就一条致富茶路。他还努力推动单一产业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确保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让山区农民过上幸福生活。

创办神社家庭农场 将弃管茶园变成“绿色银行”

神社家庭农场坐落于钟灵镇凯堡村,群山环绕,环境优美,是一家集种植、加工茶叶于一体的综合农业基地。农场创建于2015年,占地面积400余亩。

走进神社家庭农场的茶叶基地,便可闻到弥漫山野的茶香,放眼望去,一垄垄剪裁规整的茶树绿意盎然,数十名采茶工提着篮子,三三两两分散穿梭在茶树间,熟练地将一片片嫩芽采下,装入筐中。神社家庭农场负责人孙神社告诉记者,茶叶的采摘,给周边的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孙神社很早就进入了社会。艰苦的生活环境练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和与贫困抗争的勇气。“只要能挣到钱,我什么都做过,做过木工、开办过农家乐,学习过炒茶……”

尽管做过很多事情,但是并未给孙神社一家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一次偶然的机会,孙神社了解到秀山正在大力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并给予家庭农场创业者们很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2015年,孙神社决定成立家庭农场。“我就是要办农场,断穷根。”孙神社坚定地说。

带着这份冲劲,孙神社在凯堡村平岑组和后坝组承包了30余亩弃管茶园,投入到了创办家庭农场的创业道路之中。但创业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一方面缺乏经验,另一方面修水池、修路、维护茶园等都需要钱,资金成了我创办家庭农场上的最大阻力。办家庭农场的前期处处碰壁。还好政府这边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给予了我10万元的产业补贴,经过自己的一些学习和摸爬滚打,终于在2016年看见了成效。”孙神社如是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孙神社持之以恒的努力下,30余亩弃管茶园连片成行的茶叶青翠碧绿,茶香弥漫山野,每亩茶园年产值达3000余元。孙神社的家庭农场步入正轨。目前,孙神社将之前承包的30余亩弃管茶园全部无偿归还给了当地的村民自己经营,自己则主要负责茶叶的收购、加工和销售。这一举措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将弃管茶园变成“绿色银行”,发挥了生态效益。 

回到出生地开荒种茶 让“神社家庭农场”再次起航

2017年,孙神社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钟灵镇凯堡村上十里组,看着成片荒废的土地,孙神社又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不正是致富的源泉吗?钟灵镇凯堡村所在各村民小组,因临近钟灵水库,常年水分充足,有适宜种茶的先天优势。 

“要想发展,就要用好钟灵镇凯堡村的自然资源,在家门口发展好茶产业,让村民能够靠山吃山,赚到更多的钱。”说干就干,在无资金、无人才、无模式的情况下,孙神社把神社家庭农场开办到了十里组,专门从事茶叶种植采摘加工。  

“村民用土地入股,除了在农场务工外,还可以获得土地收益分红。”孙神社介绍,农场快速转变山区农民传统经营模式,共流转荒山400余亩,发展了200余亩山银花,230余亩茶叶。通过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品牌化运作,成功闯出一条资源整合、利益共享的新型发展之路。 

69岁的孙国清因年纪大了,无法外出务工。孙神社得知后主动找上门,让孙国清在家庭农场务工。茶叶采摘时孙国清在茶园里采茶,茶闲时就帮助管理农场茶园,年增收6000余元。

“神社家庭农场落户我们村,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好处,带动我们创收,让我们生活变好了,我们支持。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孙国清一边采茶一边高兴地说。  

像孙国清这样在家庭农场务工的群众还有很多。家庭农场也带动70余户300余人就近就业,实现了增收。

“合作社就是要通过组织力量来解决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难题,让我们村的村民一天比一天富起来,带领我们全村的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孙神社告诉记者,“下一步,农场准备在秀山县城开门店,专门售卖我们家庭农场生产的茶叶,要让村民的茶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有劲头。”

     (全媒体记者 杨丽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