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代表风采|杨成中:返乡创业当“猪倌” 带领村民共致富
编辑:付冲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2/1/8 14:22:17
字号:

秀山网讯 清溪场镇凉水村村民杨成中返乡创业已整整11年,他创办家庭农场,全面推行种养结合,就地消纳粪污,构建起“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的种养循环产业链,让原来的撂荒地换了新颜,变成“金山银山”。

通过产业的发展,杨成中不光成为了村里致富的排头兵,也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羊。2016年,杨成中被选举为人大代表。


天刚亮,一个身影就已经在猪舍内忙碌开来:准备猪食、打扫圈舍……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这些工作,虽然单调繁杂,但他的脸上,更多的还是满足的笑容。这个忙碌而幸福的人就是杨成中。他告诉记者,11年前,他还和不少农村青年一样在城市里闯荡,但心里始终放不下家乡。

2008年之前,我是在福建厦门一带务工,带了几十个兄弟姐妹在那边创业。回到家乡,看到土地大片大片的荒芜了,我就想到来开发土地来搞种植,搞养殖。”杨成中告诉记者,2009年年初,他将自己在外打拼多年挣到的100余万元积蓄全部拿出来,建起了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养猪场,购买了20余头仔猪,开启了养殖之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养猪这个活又脏又累,特别是夏天,猪舍粪便臭气熏天,苍蝇满天飞舞。一般人见了都会避而远之、绕道而行,但杨成中却毫不顾忌,一门心思扑在创业上。遇到养殖难题,杨成中就主动向镇农技员请教,每天自己动手清理粪池、消毒、打扫卫生,场内外干干净净。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杨成中不仅系统掌握了生猪养殖技术,还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杨成中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自繁自养。同时,杨成中严格控制每个猪圈生猪投放量,生猪的活动空间增大后,可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肉的品质,肉嫩,口感好,在市场上极为畅销。2020年,杨成中的猪场出售生猪1000余头,除开养殖成本,净赚100余万元。

为了降低饲养成本和解决猪粪处理问题,杨成中认真研究发展思路,总结出了“养殖+种植”的生态循环农业家庭农场模式。他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了100余亩玉米,300余亩银花,50余亩土豆,将猪粪用于自己的种植产业,既降低了环境的污染,还降低了创业风险。

“养猪这个困难遇见过多次了,但我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一点,因为我是种植带动养殖,粮食是自己种的,亏了我们也能够挺得过来。”杨成中说。

一人富不叫富,大家富才算富。杨成中靠养猪、种地富裕了,他的产业基地还为农户提供了就业岗位,让农户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今年65岁的村民 冉孟书就是受益者之一。

“帮忙种洋芋、包谷,搞养殖业,喂猪、喂牛,干农活,一年有2万多收入。”冉孟书笑着说。

杨成中告诉记者,他的产业基地一般情况能带动十几个人就业,最多的时候有40余人,每年工资要支付出去16万左右。

“我是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我作为一个人大代表来讲,我应该尽心尽力地履职尽责,在发展好自己的产业下,要带动更多的老百姓去致富奔小康。”说起未来,杨成中信心满满,他表示,将利用好自己的产业优势,发挥好代表的作用。

(全媒体记者 杨丽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