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百年征程,英雄辈出。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县决定拟表彰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根据评选表彰工作部署,经过认真审核、遴选审议,平凯街道晓教村党支部被县委确立为“秀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
深入基层 与民交心
晓教村位于平凯街道西南方向,全村共辖10个村民小组,704户2973人,曾有建卡贫困户61户197人,由于缺乏主导产业,2016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000余元。
2016年,还在秀山县城搞批发生意的陈勇,在自己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回到村里参加换届选举。“我一定要带领大家富起来!”初生牛犊不怕虎,陈勇的自告奋勇,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同年,他被选举为晓教村支部书记。
陈勇(左一)走访村民。
新一届村支两委换届后,两委成员用2个月时间全面摸排,做到了户户到边,人人知晓,深入贫困户家庭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达到户户见效益,家家都增收。
村支两委成员经常下组到户,深入群众,与村民倾心交谈,征求民意,通过整理分析掌握的资料,发现影响晓教村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主要是原村支两委班子工作方法陈旧、干群关系信任度缺失、党支部引领发展能力相对不足,“一言堂”问题明显。
新一届支部围绕解决八难八有的重点任务,坚定了“强化思想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狠抓产业发展,确保脱贫攻坚”的工作思路。
建章立制 排忧解难
“考虑到干群关系及工作方式陈旧等问题,村支两委制定了‘村支两委半月例会’‘ 群众代表会月例会’制度,集中收集问题,解决难题。”陈勇介绍,村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需要担负起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做群众“贴心人”。
一次会议中,陈勇了解到村里的饮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主要原因是主水管老化容易爆管,加上水压低,缺乏压力,常常不能及时供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陈勇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项目资金,在2019年10月争取到80万资金实施饮水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完工后,村里900多人的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为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陈勇带领村支两委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硬化通组路5条共6.76公里、入户便道7.5公里;新建村便民服务中心,安装太阳能120盏,新建自来水管道1.2公里,实施人居坏境改造30户,CD级房屋改造22户,易地扶贫搬迁2户,住房保障3户,人居环境及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兴旺产业 助力脱贫
晓教村村民吴猪林因父母患病、儿子上学等问题造成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被评为建卡贫困户。上任不久后的陈勇,主动了解他家的困难,考虑到他家实际情况,便推荐其在家养猪创业,同时为其送去两头猪种。
如今,吴猪林家的猪存栏达到30余头,其中母猪5头。2019年,他家实现年纯收入约5万元。“陈书记这么关心我,给我送了猪种,我当然要努力奋斗,力争做出成绩,做一个榜样出来给大家看。”吴猪林如是说。
结合脱贫政策,晓教村党支部还组建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发展果蔬特色农业种植,目前,种植规模达850余亩。每年群众就近务工达1万余人次,并与建卡贫困户及村集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每人每年参与分红。同时,该村还发展了400亩李子产业,李花盛开时,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赏花;丰收时,游客前来采摘李子,既带动了全村的经济收入,又促进了经济发展。
另外,晓教村还抓住德康生猪养殖项目机遇,积极作为,打破传统观念,土地打破地界,结合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政策,发展项目。1周内完成土地丈量与农户土地协议签订,1个月完成102座坟墓搬迁工作,打破了德康在全国项目建设落地速度,同时也获得了每年该项目的固定分红10万元,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
晓教村党支部出色的工作成果,让陈勇被秀山县评选为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目前,晓教村党支部被确立为秀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拟表彰对象。对此,陈勇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晓教村党支部还要用党的政治建设淬炼出一支让村民信服、满意的支部“堡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做好为民服务各项工作,努力服务好辖区的村民,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全媒体记者 付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