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我们的好日子④杨春菊:脱贫路上,妇女也能顶半边天
编辑:付冲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1/6/30 16:09:19
字号:

秀山网讯 在石耶镇平邑村有这样一户人家,女主人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意志,扛起了一家人的重担,书写了一段改变命运的故事。


杨春菊正在干农活

她的名字家喻户晓,她名叫杨春菊。

夏季的清晨天亮的很早,早上七点的太阳已是格外耀眼,年近60岁的杨春菊已经洗漱完毕开着小电驴匆忙赶去合作社上班。一到地儿,来不及歇脚,杨春菊便一头钻进了大棚里,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杨春菊告诉记者早上天气比较凉爽,比较适合做事,除了在合作社的大棚里面打杂,有时候也会在外面找点其他事情做,杂七杂八的,什么需要做的就做什么。从贫困户到“上班族”,成为平邑村率先脱贫的脱贫户,杨春菊向我们回忆起了当初犯难的日子。

回忆心酸往事

25年前,杨春菊的丈夫和往常一样,早早就出门去地里干活了,而杨春菊则在家照看三个年幼的孩子。这一天,杨春菊还特意准备好了可口的饭菜,准备给丈夫一个惊喜。可是却迟迟等不到丈夫回家,这让杨春菊心里不免有些担心。这时一个噩耗传来了,丈夫遭遇意外,已经被送往医院。当时杨春菊的丈夫曹国文伤得很严重,半边身体都动不了,牙齿也伤了。被紧急送往医院后,经过抢救,曹国文最终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然而,他从此失去了右手掌,造成了右手残疾。丈夫受伤,三个孩子最大5岁,最小的1岁。杨春菊成了家里唯一的主心骨,大事小事全部堆在了她的身上。面对命运的无常,家庭的变故,杨春菊选择收起眼泪,忍住悲伤,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自己的丈夫、孩子撑起一片天。


杨春菊老公正在打理院坝里面种植的花草

杨春菊说:“那时候肯定困难,他又做不得事,有那么几个娃娃,就种点田地,没有多少经济来源,一般都是我做事,他有时候勉强做一点。”

帮扶温暖人心

当时杨春菊家里的几亩庄稼仅够维持一家人的生计,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教育费用又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一筹莫展时之时,脱贫的“东风”吹进了平邑村,帮扶政策来了,帮扶干部来了,杨春菊一家人的生活也迎来了曙光。

石耶镇平邑村党支部副书记曹江峰告诉记者:“当我们知道她这个情况之后,我们也多次入户来了解情况开会,帮她纳入建卡贫困户,再之后我们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她家之前因为三个孩子读书,她老公手断了无劳动能力,当时生活有一点无法自理,就帮他纳入低保,每个月领取低保金,孩子在学校我们也为他们争取了免学费。”


干净整洁的屋内

同时考虑到杨春菊的情况,村里还给她申请了公益性岗位,负责村里道路的保洁工作。而这份工作,对于杨春菊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就这样,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孩子们逐渐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加上自身的努力,杨春菊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后来便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勤劳改变命运

可在杨春菊看来,脱贫不是目的,增收致富才是目标。她总是寻思着自己还能不能再干点什么,也就在这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为了解决群众增收致富问题,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平邑村充分利用当地独特地理、气候、水源等优势条件,在20182月,成立了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果蔬产业发展。杨春菊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她决定去试试。


工作中的杨春菊

杨春菊告诉记者:“当时出去不了,他在家里面做不了事,吃饭都有点困难,煮饭还可以,切菜都切不了。出去不了就在附近做一点,家里也照管了,多少能贴补一点家用。”

虽是农民出身,对土地有着天然的亲切感,但是基地对于果蔬的修剪、施肥、采摘等各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也意味着,杨春菊必须从头学起。“机会难得,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干。”杨春菊在心里默默给自己加油鼓劲。所以,当地村民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忙碌的身影,她顶着烈日,冒着风雨,穿梭在各个大棚之间。时而观察果蔬长势,时而除草、施肥、采摘,忙得不亦乐乎。而这就是杨春菊对于这份工作的态度——珍惜、执着、认真。

看到杨春菊这么拼,也有人这样劝她:“你都是快60岁的人了,还这么拼干嘛”。她说道:“累并快乐着,人要有奔头,生活才会好”。

今年是杨春菊在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上班的第四个年头。如今的她早已从“生手”变成了熟练工,而这里面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与汗水,也许只有杨春菊自己心里最清楚。

(全媒体记者 彭笋 文蝶 杨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