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近年来,凤栖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积极关心、服务、凝聚统一战线,引导广大师生感悟民族文化魅力,促进民族团结,凝聚人心民意,取得良好成效。这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用心付出,他就是凤栖小学校长冉胜。
冉胜正在电脑前工作
凤栖小学是一所少数民族高度集中的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70%。作为校长,从事教育工作近20年,冉胜深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对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他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各个领域,有力促成了民族团结的七色花在全校各领域灿烂绽放。
“我们学校在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以人为本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抓手,团结各民族师生,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不断推进统一战线工作在我校走深走实。”冉胜说。
民族文化风采长廊、民族陶艺工作坊、农耕文化艺术馆……走进凤栖小学,各种民族文化元素随处可见,民族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工作中,冉胜和全校师生一起,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学校先后获得国家“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首批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等殊荣。在春风化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冉胜始终坚持做一名民族特色文化的宣传者,民族团结进步的推动者、守护者。
文化长廊
“为了深入推进统战工作,以民族团结教育为抓手,我们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挖掘优秀文化基因,二是拓宽宣传阵地,三是开设了自己的特色课程,四是丰富活动实践,开展“五节三赛”活动。”冉胜告诉记者。
民族团结既要注重外在宣传,又要注重内在教育,所以,冉胜便带着全校师生共同打造了文化长廊、手绘墙、艺术馆、浮雕群等,集中展示各民族的文化风采,并牵头编写了《民族团结常识》《阅读悦心》和《乡趣童音》等民族地方校本教材,广泛收录民族风土人情、民俗活动故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更多文化养分,有效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我们一直把校园氛围浸润作为教育方式,坚持全校动手,共建共享,形成‘一廊一墙一室一坊一馆一群’的六大品牌特色。”冉胜介绍。
2016年,学校成立了陶艺工作坊,以社团活动的形式,教孩子们做手工,大家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寓教于乐,把民族文化融入其中呢?
于是,冉胜决定将陶艺加入大量的民族元素,并把社团活动改为了每周必上的特色课程。
“我们墙上这些作品都是用一些常用的材料,运用立体浮雕的方法,体现我们当地的民族文化,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凤栖小学校美术老师陈宗群告诉记者。
学生上民族特色课程。
民族手绘墙,集中展示土家族、苗族图腾文化。民族艺术工作室、民族陶艺世界工作坊,集中展示民族陶艺和民族技艺。农耕文化艺术馆,集中展示少数民族农耕生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浮雕群,集中展示秀山花灯等非遗文化。
在民族陶艺室里,学生们以秀山花灯文化、边城文化、古村寨文化以及土家族、苗族文化遗存等为素材,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出了一幅幅既有灵气,又有文化内涵的作品。每当看到墙上挂满的作品,冉胜都十分欣慰。
民族教育不能只靠课堂说教,更要有实实在在的载体,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工作中,冉胜还十分注重把民族教育融入实践之中,鼓励和引导师生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加大对各民族及宗教节日、主题活动的引导指导、经费支持,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对外交流为凤栖小学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提供了坚强保障。
“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秀山建设武陵山区教育强县的目标,不断挖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师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冉胜说。
(全媒体记者 吴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