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拥有60余年办学历史、荣获“市级绿色学校”称号的平凯街道中心校,在全县教育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工作模式的大好形势下,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教育质量提升、校园安全保障、家校共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为推动学校全面实现快速、健康、内涵、特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该校用“路队制”认真落实学生上学放学期间的交通安全管理,用“路队制”着力助推立德树人、法治宣传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家校共育等工作的落地生根!为了学习之、宣传之,记者特走进平凯街道中心校采访……
“为确保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我们推行了‘路队制’管理”
平凯街道中心距城区近5公里,地处平凯街道官桥社区,位于县城至石耶快速通道及“秀山南”高速路出口的中段。国道“319”线从学校大门前通过,每天车流量极大,因为路宽道平,加之快速通道配套标志标识尚未完善,所以,来往车辆速度较快。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不但家长不放心,而且学校、街道和社区的干部群众都很担心。
“为确保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我们推行了‘路队制’管理”。张爱明校长激动地介绍着推行“路队制”管理的初衷。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压力就不会掉以轻心。张爱明于是把推行“路队制”教育管理的目的、意义、思路和措施,告诉给学校班子成员,告诉给全体教师,告诉给部分家长代表,并主动向教委、街道、社区领导汇报。
在大家的支持及配合下,平凯街道中心校的“路队制”教育管理全面启动,并着力实施。
“推行‘路队制’管理,落实责任是根本,宣传教育是基础,联动协作是关键”
学校安全工作分管负责人向洪彪在接受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说道:“推行‘路队制’管理,落实责任是根本,宣传教育是基础,联动协作是关键”。
为确保“路队制”管理落实落地、开花结果,学校拟定了推行“路队制”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层层分解了工作任务,建立健全了工作制度及考核细则。
学校校长及行政管理人员分别担任了“路队制”管理工作小组的组长、副组长,并负责每天上学放学期间“路队制”管理的巡查指导、安全隐患排查及协调整改工作。
在组织学生执行“路队制”、指导家长配合“路队制”等方面,该校班主任老师承担了主导责任。他们既要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宣传教育,又要对学生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安全过马路,更要通过“路队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家校共育工作。
对学校层面不能解决的安全问题或难以整改的安全隐患,学校就在第一时间向教育主管部门、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并根据上级要求落实整改措施。今年年初,就落实了“学生上放学,车辆减速慢行”“爆闪灯”及减速提醒标志。学校还为每个学生购买了安全“小黄帽”,并落实专人检查、通报学生佩戴情况。
“平凯街道中心校用‘路队制’教育管理学生,我们家长既放心又满意”
为确保‘路队制’教育管理有实效,学校一班人不断集聚和采纳广大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建议。比如:接送学生的家长怎样在指定位置停放车辆?学生出教室、过校园、出校门如何组队?这些具体事项都是在教师、家长的建议下不断完善和落实的。
每一天,学校都要组织学生排队放学。每个班,都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并护送学生过马路。班主任根据班上学生的家庭住址及交通工具的乘坐方式,把学生“对号入座”地分进县城方向路队、邓阳方向路队、过马路队乘坐公交车路队、校内乘车路队,每个路队还选出了路队长,负责该路队的管理工作。
“平凯街道中心校用‘路队制’教育管理学生,我们家长既放心又满意”。一位不知名的家长如是说。他还告诉我们:“通过这种教育管理方式,我家学生变得懂规矩、有礼貌、爱学习了,真的太感谢学校和老师啦。”
如今的上学或放学时段,如果你从“319”线平凯街道中心校路段走过,就会惊叹:这里居然不会堵车!这里的“小黄帽”队伍就像一串跳动的音符,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全媒体记者 杨俊 通讯员 龙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