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武(1908~1989),男,土家族,秀山县涌图乡(今中和镇)贵图村人。他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六岁丧母,被迫四处流浪讨饭,少年时靠帮人放牛维生。成年后,他帮商富人家挑运货物,经常来往于川湘黔边区。历尽艰辛,也难养家糊口,维持生计,同时还要受人歧视。在湖南湘西一带,他亲眼看见红军闹革命的声势,受其影响,深刻认识到:要想不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要想改变穷人的命运,必须推翻旧世界;要想自已有出路,必须跟共产党走,参加革命,参加红军。
1930年9月,张绍武在湖南石门参加贺龙领导的红三军,在红八师二十四团团部当通讯员。1932年至1934年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1934年6月,红三军进驻酉阳南腰界,张绍武任军部管理科副官。在此期间,积极参与和支持秀山西部的“扩红”,指导坝芒、巴盘、枷档河三个乡苏维埃和游击队的组建。张绍武于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至1940年,任八路军一二○师教导团区队长、独立团支队长、七一四团团长。1941年至1944年,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至1949年,任解放军五分区副司令员,解放军十六军一四三团团长。1949年至1951年,任江西省贵溪军分区副司令员,贵州省镇远军分区司令员。1952年至1956年,任云南省思茅军分区司令员。1956年至1981年,任云南省军区副参谋长。1981年至1983年,任云南省军区顾问。1977年至1984年,当选为云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委员,第四届省政协委员。1981年5月离职休养。1989年6月3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昆明逝世,享年81岁。
张绍武在长达六十年戎马生涯中,参加过巩固和发展洪湖苏区,保卫湘鄂西、湘鄂川黔边、豫皖苏等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参加过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期间,参加过著名的陕甘宁边区保卫战百团大战、晋西北反扫荡、滑石片等激烈的战斗。根据中央的指示,他重返洪湖发展部队,为开辟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中原突围、鄂西北战斗、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等大小战役、战斗数百次。新中国成立后,他又转战边防,参加了贵溪、镇远、思茅军分区的组建。参加并指挥了江西、贵州、云南部分地区的剿匪斗争。尤其是在西盟平叛作战中作出了突出的重要贡献。
张绍武戎马一生,几十年浴血奋战,身先士卒,出生入死,无私无畏,多次负伤,在历次战斗中屡立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我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红星功勋荣誉章”等勋功章。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逝世前是云南省军区顾问,正军职离休干部。
(县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