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重庆日报】秀山 做优“三服务” 发展添动力
编辑:付冲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1/4/14 10:07:33
字号:
全力打通护商安商兴商“最后一公里”
秀山 做优“三服务” 发展添动力

    “村头”平台已推广运用到全国16个省市

    设立专门窗口为企业服务

    云智速递有效整合233个武陵生活馆配送网点,形成“T+1”“1+T”城乡双向物流模式

    火车站新客站楼

    鲜花盛开的园区路

    秀山县电商产业园

    重庆夏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一角

  签约落地项目28个,协议引资62.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0亿元的104%;全年为签约企业新注册开办23家,落地率达82%;在谈东泰保健食品、深圳智创新智能终端、威斯普电子、四川广安青花椒等成熟项目总投资约30余亿元……2020年,秀山再次刷新了招商引资新纪录。

  从“边城”到“热土”,这里为何吸引力十足?

  “秘诀在于当好企业发展服务员。”秀山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秀山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为主阵地,大力开展系列企业服务提升行动,为县内企业提供及时、优质、贴心服务,正让企业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发展。

  截至目前,全县市场主体已增至41665户,“四上”企业达到260户。

  靠前服务 助力筑巢引凤

  “多亏了园区帮助及时解决用工难题,不然去年企业就将面临倒闭威胁。”重庆夏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提起去年因疫情影响带来的招工短缺,至今仍难以忘怀。好在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了解到公司的开工生产难题后,第一时间与部门、镇街联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对用工人员进行集中招聘,经审核后统一安排车辆接送。“正因为有了管委会的主动服务,我们才得以及时开工生产,避免了因延期交货的处罚。”该负责人表示。

  上述案例只是秀山主动作为主动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作为秀山经济发展主战场之一的工业园区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在服务发展上,全力以赴,精准发力。自疫情以来,除了积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该园区还在推进项目建设、保障生产要素等方面提前谋划,主动作为,为项目落地、推进提供保障。

  去年全年,园区管委会带领干部自加压力,共启动34个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初任务的140%。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7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24.5亿元,同比增长17.4%。一年来食品、中医药孵化园和2018年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全面建设,海王药业、红日药业等重点企业全面投产。

  同时,积极优化土地储备,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去年全年累计完成8宗地块、土地征收批文5个,共计545.385亩。挂网并成交土地7宗,共计291.5亩。园区土规覆盖面积达4.8平方公里,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并不断加快定向安置房和周转房建设,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全面启动老旧排污管网改造等工作,有力推进工业园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帮助入园企业解决项目落地、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使入园企业加快了建设、达产速度,真正让企业找到了归属感,使园区真正成为秀山发展吸引力。

  据秀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该园区累计实现签约入驻项目20个,协议金额12.9亿元,计划投资超5000万元项目18个,园区自主招商完成年初目标任务的130%。

  贴心服务 巩固招商成果

  “我们想到的事园区做到了,我们没想到的事园区也做到了。”丁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丁淑洁清楚地记得,在她一筹莫展时,秀山物流园区多次召开协商会议,为企业协调资金到位。如今通过5年多发展,她的公司已经拥有了100多名员工,成长为西南地区的电商龙头企业,每天发货量稳定在1.5万单左右。

  得到快速发展的丁淑洁也自发成为一名宣传员。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秀山大学生和外出打工者选择回乡创业就业,秀山电商“土壤”也因此愈加肥沃。

  近年来,秀山物流园区以满足企业需求为出发点,始终贴心服务,用“保姆式”服务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不断改进和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高了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据秀山县物流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立足招进来,还要留得住,为持续助力企业拓市场、破瓶颈、解难题,该园区主动做好产销、银企、降本等多项对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新活力。

  首先在资金上,从放宽融资条件入手。产业基金、“冲贷过桥”、村镇银行等政策措施帮助不少企业度过了难关。物流园区产业发展基金更是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了优质企业无抵押、低成本快速贷款。

  其次在降本上,从改善外部环境入手。近年来,物流园区立足搭建高效的区域物流网络,持续推进电商大数据中心、电商云仓等项目,不断完善“T+1”“1+T”城乡双向物流体系,实现了企业减负降成本。

  同时,从引导触电经营入手。园区大力实施“互联网+专业市场”战略,鼓励各市场商家借助淘宝、京东、村头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仅物流园区快递包裹上行量就突破了220万件/月,打通了本地产品线上销售渠道。

  “可以说,从入驻之日起,企业就能享受办公、仓储、住房、金融、快递、培训、行政代办、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能全程无忧谋发展。”据秀山县物流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该园区已累计实现入驻经营商户3300家,货物到发量年均增长22.6%,向千亿级商贸物流新城迈进。园区十大专业市场营业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年均市场交易额达160亿元以上,成为武陵山区首个百亿级批发市场集群。

  接续服务 助力发展壮大

  “现在的烦恼是订单多到搞不赢!”重庆迈思科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说道。自2018年和企业一起落户在秀山以来,低噪音高安全的“花园式园区”、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服务”……一条条可行的路径、一个个暖心的举措,让该负责人干劲十足,产值连年攀升。“产值攀升,员工增加,现有厂房已无法满足生产需要。”迈思科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扩建生产车间的愿望日益剧烈。

  扶上马送一程。近年来,秀山不但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更长得好。

  “留下来的企业我们绝对不会放置不管,现在的秀山正在努力找准自身定位,争做企业的‘服务员’。”秀山县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的秀山力求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让投资“软环境”产生硬效益。不但把企业当成经济命脉,更作为区域经济转型最重要的底牌。

  为此,秀山想出了不少的“新点子”。其中,为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秀山县物流园区持续完善园区“问需服务”走访制度,充实“问需服务”工作小组人员,多渠道收集问题,多方法解决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内生动力,秀山县工业园不断健全完善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动协作机制,强化建设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创新平台的营运理念和营运模式,示范应用互联网+新技术,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秀山还建成了渝东南首个保税仓库,力促黔江海关办事处入驻,开通了17条武陵物流专线,企业出江达海不再是梦想;为让企业发展提档升级,秀山起草了培育“四上”企业扶持奖励方案,明确对新升四上企业给予一次性工作补助,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22条工作措施,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推动市场主体持续壮大……

  从畅通问题反馈渠道,到助力企业科创升级,再到打通对外开放门户……多措并举下,企业发展态势更强,成效也愈加显著。2020年,秀山全县新增“四上”企业37家,入库科技型企业达到205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企业上市取得积极进展。

  亮点>>>

  聚力主体培育 提升民营经济活力

  2021年,秀山将聚焦“三个环境”

  优化政务环境。将组建专班服务市场主体,立足打造区域最优营商环境,对标世界银行评价指标,研究落实具体举措。推动“渝快办”延伸至村(社区)。深化“一窗综办”,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出一批“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新增市场主体5000户以上。持续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优化项目审批服务。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改革,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促进数据互联互通,推行银行保函

  优化要素环境。将持续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完善含金量更大的“政策包”,加大政策宣传讲解力度,让企业能够应享尽享优惠政策。加强“政银企”联动,搭建综合服务平台,畅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20亿元以上。密切跟踪社保、金融等政策变化,积极解决企业用能、物流、融资等困难。杜绝违规涉企收费。完善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坚持本土企业与招商引资企业同等待遇。以更大力度推动企业上市,争取实现上市企业零突破。

  优化社会环境。将持续开展集中走访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活动,完善问题发现、交办转办、研究解决、督查落实机制。推行民营企业“接待日”“宁静日”,加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宣传力度。加强商会建设,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杜绝检查过频过繁问题,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行为,大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法治保障,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刘玉珮 龙搏 本版图片由秀山县发改委提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