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隘口镇富裕村驻村第一书记贾曦的“脱贫日记”
编辑:付冲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1/4/2 16:25:27
字号:

秀山网讯 位于秀山县西南角的隘口镇富裕村,在过去几年时间里,由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秀山全县核桃产业种植的示范村。这背后,离不开一位扶贫一线的驻村工作者——第一书记贾曦。

富裕村全景。

331日,驻村第一书记贾曦正与村干部一起指导村民修剪核桃树枝。“春季是核桃生中最忙的季节,抓好春季核桃基地的管理,不仅能保证核桃树正常开花结果,达到丰产、稳产、提高质量的目的,还能有效减少病虫为害程度,做到早预防早治疗。”贾曦说。

站在富裕村的高处望去,只见全村核桃产业已初具规模,蜿蜒的盘山公路两侧都是郁郁葱葱的核桃树,风吹过山坡,满山碧涛摇曳,目之所及皆是苍翠青透。

富裕村漫山种植的核桃树。

而在几年前,富裕村一穷二白。全村80%的房屋是土坯房,村民大多靠种庄稼为生,小伙难娶妻,姑娘出门不回来,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近几年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如何在富裕村落实落地,被贾曦写进了自己的驻村扶贫日记里。在这些日记本中,可以看到富裕村发展产业、决战脱贫攻坚的历程,也找到了富裕村“蝶变”的脱贫印记。

贾曦的日记。

2019830日,天气晴,昨天晚上只睡了不到4个小时,因为第二天就要秀山县隘口镇报到而辗转反思导致失眠。今天早上810分,我就和另一位也是即将驻村的‘战友’一起上路,经过近7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秀山县隘口镇。

20191011日,晚上伴着细雨,我穿上羽绒服,驾车继续到代家坪组召开院坝会议,会议是在组长家的厨房里召开,通报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宣传农村医保政策及收取医保费用、做好核桃产业管护、产业路修建等工作。

......

日记开头部分记录了作为一名驻村干部,贾曦从沙坪坝区大学城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学工部副部长、副教授到富裕村村里人的转变,在短短的两个月里,从最初的忐忑到笃定开展各项工作,贾曦将自己化身为引导富裕村民的导师,深入了解村里的情况,多次走访村里的贫困群众,引导村民共同做好核桃基地的管护工作,踏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贾曦20191112日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党建工作可以对扶贫起到带动引领作用,以基层党建为载体引领产业发展,以生产保障作为脱贫攻坚利器,更能发挥基层党员在脱贫攻坚的先锋作用。


贾曦(右一)与村干部一起给王小琴(左一)讲解核桃树管护技巧。

面对战斗力不强的班子,杂乱无序的现状,贾曦帮助村支委建立健全党员发展、组织生活、“三会一课”、民主管理、学习培训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并严格落实,督促大家及时树立正确的治村观念,多次组织村支两委集体学习《村民组织法》、村级财务管理和“四议两公开”等规章制度,建立村级事务集体决策决议机制,形成村级工程管理办法、村级信访工作条例等。同时,从整治环境卫生做起,推动从严治党,提升战斗力,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不仅带头干,还敢于迎难而上、主动亮剑。注重发挥党员联系户作用,关键户多人多次上门工作。紧跟政策东风,开展各项工作,渐渐的,党支部和村委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逐步加强;富裕村群众中纠结历史问题的少了,畅谈未来发展的多了。

贾曦2020118日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一早各村民小组组长、村民(农业合作社成员)代表就陆陆续续来到村委会,村委会门口也挂出了“富裕村(恒祥合作社)2019 年总结大会”的横幅,来参会的村民脸上都露出喜悦的笑容。

发展产业是贫困群众脱贫的治本之策。为了把核桃产业做实做强,贾曦既当参谋员,又当信息员、服务员,他挨家挨户了解农户种植情况。富裕村还专门聘请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讲解技术。在他的谋划推动下,培育了核桃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富裕村现种植3000多亩核桃,基本实现初次挂果,除了继续带领村民坚守管护好村里现有的核桃产业,通过内培外引,学习先进的管护方法和经验,确保核桃产业稳定增收。富裕村还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业。


富裕村村景一角。

贾曦202045日日记中写道:今天一早,我又驾车来到细沙河组,沿着新修的产业路步行进入了野生杜鹃花区域。在这里完全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之前我和村支书曾商议在这里修建一个观景台,可以让游客驻足休息和欣赏美丽的山色。

如今,乡村旅游成为旅游新时尚,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贾曦对富裕村又有了新的计划:利用村里较高海拔及风景秀丽的优势,引进大型民宿经营企业,打造周边的“花山花海”景点,从而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同时结合富裕村现有的土家族文化、红色文化、核桃文化等,结合产业的发展打造特有的文化品牌。

如今的富裕村已经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在贾曦的“脱贫日记”中,我们了解到富裕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经过不懈努力,富裕村完成了28余公里的道路硬化和7.6公里的入户便道硬化,新修了3公里环山公路和11公里产业公路,建起了48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室、大小水泥桥5座、便民桥4座,整治河堤4100米,架设路灯34盏,新修蓄水池11口,彻底解决了村民们出行难、运输难、用水难等问题。


2020126日,大年初二,随着疫情感染人数上升,镇政府、医护、公安等很多人员都已取消休假返回到岗位工作,我便主动向驻镇工作队及镇领导请求回村开展工作。

2020128日,为更好做好防控工作,我们又对大龙门组其他所有农户进行了走访,特别提醒他们“不宴请、少走动;抗疫情、在家聚”,不要到处串门,注意戴口罩防护。

2020212日,下午,我们又驾车在前往村内的几个村民小组查看疫情防控情况,村民们已经开始了对高山洋芋进行播种,推进春耕生产。

......

在贾曦的日记中,还可以看到2020年以来,富裕村战“疫”战贫并举的记录。驻村扶贫干部和村党员干部一起,顶风冒雨,坚守岗位;农忙时,组织村民有序生产,没有耽误核桃管护。

在驻村的两年里,贾曦整整记录了300余篇工作日记,也许,在他眼里,这只是忙完一天工作后的简单总结,“不值一提”。但这些质朴的文字却记录了一个贫困山村脱贫“摘帽”的历程,用心记录了脱贫攻坚驻村工作,向大家展现了基层扶贫工作最真实的一面。正是因为第一书记们无悔地扎进大山,用青春甚至生命的杠杆撬动着如磐的大山,在脱贫攻坚战线上一件一件地解决困扰贫困群众的难题,在帮扶的日子里,把自己转化成贫困群众的贴心人,用点滴的付出,与贫困群众结下了跨越血缘的亲情,才让脱贫攻坚事业取得了全面胜利!

全媒体记者 吴国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