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吴洪正: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拉开乡村振兴序幕
编辑:付冲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1/3/29 15:34:09
字号:

秀山网讯 2018年,吴洪正从县人大常委会派驻官庄街道雅都社区任第一书记,曾经的雅都社区是全县贫困村之一,如今已被县上列为全县乡村振兴试验示范点。近3年的驻村扶贫,他通过抓党建、引人才、强基础、抓治理等举措,让雅都社区顺利脱贫摘帽,拉开乡村振兴序幕。近日,记者来到雅都社区对吴洪正进行了采访。

社区居民正进行春管。

时下,正是春耕春管时节,雅都社区一果园基地内一派繁忙;10名村民手持农具对果苗进行翻土除草。吴洪正与村支两委正在查看果苗管护情况。

党建工作聚力量

据了解,在驻村之初,这一幕繁忙景象极为罕见很难看到,社区年轻群体选择外出务工,年长群体缺乏劳动力,甚至有部分群体在家坐等家庭外出务工成员实施生活“补给”。

为了有序开展扶贫工作,吴洪正第一时间便进行了走访调查,摸清社区的基本状况,也通过群众会、院坝会等形式找准社区发展的“症结”,理清发展思路。

吴洪正正在工作。

“通过了解我发现,这里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基础设施等方面十分弱势。”吴洪正告诉记者,找到问题,摸清情况,于是他与班子成员决定用党建促脱贫举措作脱贫攻坚工作开局。

在他的组织与倡议下,社区全体党员干部,把党建工作当作必修课来抓。除每周进行班子成员碰头会、“三会一课”、集中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外,还对加大对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鼓励力度。

“党建工作开展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心往一想,劲往一处使,力量聚起来,社区发展相关工作推进,才会有速度有力度。”吴洪正说。

抓党建工作过程中,该社区一名老党员让人印象深刻。这名老党员名叫伍金学,其儿媳田小云早年因农村贫困现状而选择外出务工,务工期间,她积累了不少服装制作经验。于是2019年,在伍金学的动员下,田小云选择回乡创业,在家搭建就业扶贫车间,引入20台服装加工设备,顺利解决当地2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问题,工资实行计件发放,每人每月务工收入在30004500元之间。


雅都扶贫车间田小云(左一)为吴洪正介绍车间生产情况

“下一步我将会把规模扩大,提升生产能力,解决更多人就业”田小云说。

党建工作的走深走实助推着社区发展,无论是脱贫攻坚开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是与乡村振兴衔接。在近段时间的党史学习教学中,该社区还召开了“入朝老兵讲党史”宣讲会,邀请当地抗美援朝老兵,组织在校师生及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宣讲入朝经历、上甘岭重大战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进一步加深大家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深刻认识。

目前,该社区党员共42名,年龄结构重点分布在20岁至40岁之间,既有活力也不缺经验。

人才引入开新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中,人才是基石,产业是重点。把人力资本摆首位,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拳脚是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重要举措。

“为了把人力资本开发好利用好,我们把人才进村工作作为脱贫攻坚‘助推器’。”吴洪正介绍,除了党员干部发挥余热,他们还主动联系引入相关种植企业,当好农业经营主体的“家庭保姆”。

产业发展需要土地流转他们和当地居民协调。

发展过程中需要人力进行管护他们负责入户动员。

基础设施、水、电、路其中一项不通不平,他们负责争取项目资金进行铺就搭建。

产业发展长势不喜人、不乐观,他们从自身找原因,邀请农技专家进社区指导,不仅要让居民掌握技术,也要求自己学懂弄通。

通过相关举措,雅都社区发生了变化;实现20余名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实现水果及中药材种植产业规模900亩,猪、牛养殖业各占400余头,农家乐1家,水产养殖面积300余亩。累计务工费发放200万余元,土地租金发放150万余元。


谭贵军正在为吊瓜搭支架作准备

“我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区位优势明显颇具潜力,同时,这里的干部对我们的服务非常用心,我找不到更好的理由跑去其他地方发展了。”雅天中药材种植企业负责人谭贵军告诉记者。

王礼芳今年54岁,曾是当地1名建卡贫困户,家庭因学致贫。在脱贫摘帽过程中,社区为她落实相关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公益性岗位。同时,在人才引入期间,她实现了就近就业。用她的话来说,现在务工渠道变多了,收入也随即增多,务工之余参加社区相关文化活动跳跳广场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她的家是一栋双层自建房屋,房前屋后被她打扫得干净整洁,阵阵春风拂过,她家院前的竹林和花草也不时迎风摇曳。

疏通发展“血脉” 树立奋斗信心

在吴洪正的介绍过程中,曾经社区也有极个别群众存在“等靠要”“吃低保”“我也想当贫困户”等思想,这类思想既影响自身生产生活,也一定程度妨碍社区有序发展。

“这类思想属于‘精神贫困’,只有拔除‘穷根’,才能完全做到脱贫致富。”吴洪正说。

田瑞稳,雅都社区居民,今年45岁,曾经也是当地1名建卡贫困户,通过吴洪正入户走访排查,查出他家致贫原因的同时,也查出他患有一定程度的“精神贫困”症状。

吴洪正对田瑞稳(右一)进行日常走访

帮扶过程中,吴洪正首先解决他的人居环境问题,然后落实相关扶贫政策,并用拉家常方式鼓励他就近务工、动员闲置土地进行流转。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家庭收入的增多,他顺利实现精神物质双脱贫。通过务工以及土地流转等收入,实现年均29000元收入,随着村上发展变化以及与吴洪正交流的深入,他自行发展产业的想法也将很快落实到行动上。

“以前我确实没往好的方面想,吴书记经常来我家,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非常感谢他。”雅都社区居民田瑞稳说。

解决存在问题,吴洪正注重从实际问题出发。遇到精神贫困,他适时给予心灵疏导和鼓励,出现“大操大办”“打牌赌博”等歪风邪气滋生、他狠抓乡村治理,社区“三留守”缺少关心关爱,他便以社区名义通过县民政局引入社工项目……

雅都社区水果产业一角

多措并举,雅都社区从内到外焕然一新。目前,在文化设施方面,雅都社区建成88平方米文化舞台,建成800平方米文化广场。在人居环境治理工程方面,新建农村垃圾分类投放点20余个、垃圾投放池10余个。在基础设施方面,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户户通水泥路、太阳能路灯覆盖社区所有道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吴洪正表示,接下来,他将一如既往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夯实产业发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长抓党建,加快推进“农旅融合”项目,进一步助推雅都社区乡村振兴良好开局。

(全媒体记者 杨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