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2月25日上午,在京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对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涌现出来的脱贫攻坚楷模及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颁奖,重庆共有42人、32个集体获奖,其中,我县白天树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
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
今年57岁的白天树是秀山县川河盖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4岁起,他便开始从事中蜂养殖,历时40余年,如今的他已成为当地有名的蜜蜂养殖专家。2019年,在他的引领下,合作社带动的蜂农平均每户年收入1.2万元以上,部分蜂农年收入超过5万元,185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当时有一个人在我爷爷家附近养蜂,我看到他一个月左右可以取上一吨蜜,这个既不耗体力,赚钱也容易,我天天就跟着他,喊他叔叔,帮他做事。”白天树回忆,“那时候大米才几分钱一斤,蜂蜜却卖四五角钱一斤,就这样我产生了养殖蜜蜂的念头。”
秀山作为渝东南重要生态屏障,发展特色生态的中蜂养殖前景广阔,白天树结合自身一直从事养蜂的优势,大力发展这一传统产业。从最初的“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他对养蜂的的坚守最终获得成功。但成功的背后依然经历了不少波折。
查看蜜蜂生长情况。
“记得有年夏天,给蜂箱搬家,我找了辆农用车,拖了100多箱,在半路车胎坏了,当时川河盖的路很烂,第二天才喊人帮车子轮胎换好。”白天树说,等到第二天早上,蜜蜂损失了三分之二,整理之后仅剩下30箱左右。
面对挫折,白天树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学习,白天树的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到1998年,他的蜂群发展到近200群,年收入数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养蜂能人,上门求教的人络绎不绝。为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2010年9月,白天树发起成立了秀山川河盖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蜂农”的模式,引导蜂农抱团发展。龙池镇小坝村大水井组建卡贫困户田瑞军就从中尝到了甜头。
“我身体不好,白总就介绍我来养蜂,2015年开始跟起和他养的,技术等各方面都是他在指导,每年还帮我销售蜜蜂和蜂蜜。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家的房子也修好了。”田瑞军说。
制作蜂箱。
为了让群众养蜂产业能够健康成长,合作社创建以来,白天树主动寻找合作项目,积极争取产业资金支持。2015年9月,川河盖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争取到“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农民创业接力棒’项目”基金10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合作社为20户“接力棒”执行农户发放养蜂器具1000套,蜂种1000群。
“2015年,县农委和县供销社帮我们介绍了一个上海市宋庆龄基金会,借了100万是借给我们,当时带动了20户农户,以一户供种50群,寄养蜂具就是5万元一户。”白天树告诉记者,通过两三年的发展,这20户农户最高的一户可以收入10万至20万元。
发展的蜂群。
2017年3月以来,以白天树为理事长的川河盖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养殖技术兜底、赊销供种、委托代养、产品保底回收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秀山县石耶镇、官庄街道等13个乡镇(街道)400余户养蜂,其中建卡贫困户就有185户。
除此之外,白天树还十分注重养蜂技术推广,常常为贫困群众开展养殖技术培训。据统计,白天树累计深入乡镇、农户开展技术指导2600余人次,培训养蜂技术骨干300余人。
合作社对农户赊销供种蜂群1820群,委托代养320群,保底回收产品280吨,建卡贫困户77户入股分红25万元。尤其是在2019年,合作社带动的蜂农平均每户年收入1.2万元以上,部分蜂农年收入超过5万元,带动的185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下一步,我想继续努力,带动更多的老百姓,特别是没有职业或者是残疾的农户养蜂致富,只要他愿意,我们就免费给他提供技术、提供种蜂,免费上门指导。”白天树说。
蜂蜜。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秀山县川河盖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了蜜蜂产品加工及包装厂房1000余平方米,购置并安装了蜂产品加工、包装、检测设备,建立了优质种蜂场2个,年可供优质种蜂4000余群,年产值最高达1000万元,注册的“川河盖”蜂蜜已获得SC认证,并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全国各地。今年2月25日,合作社理事长白天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这不是他第一次进京领奖。2018年,他曾因事迹典型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这次获得这个荣誉,是对我这些年工作的认可和肯定,我感到非常高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这是我们合作社及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努力的成果,既是荣誉也是一份鞭策,督促我在脱贫致富路上,带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走向共同富裕。”白天树如是说。
(全媒体记者 吴国超 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