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我们的脱贫路|隘口镇:技能培训助脱贫 就业扶贫拔穷根
编辑:付冲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0/12/31 14:11:16
字号:

   秀山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源。近年来,隘口镇积极组织贫困群众参与实用技能培训,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劳动技能缺乏和就近就业问题。隘口镇土家织锦手工技能扶贫培训便是其中之一。

   日前,记者来到隘口镇乡村扶贫产业园的非遗扶贫工坊看到,“织娘”们正在纺捻线、捯线、挑织,动作娴熟、一丝不苟,工坊内一派繁忙景象。

   在百余名“织娘”中,一位捆着花围裙、头发花白的“织郎”格外抢眼。无论是织布还是挑花,他的织锦技术都不亚于身边的“织娘”。他就是隘口镇屯堡村水点组建卡贫困户龙俊发。

   “镇上原本是动员妻子杨菊英参加土家织锦培训,但由于杨菊英要带孙子,自己便自告奋勇顶了上来,可以免费学技术。”龙俊发告诉记者,屋头老人在家需要照顾,孙子上学也需要照顾,不能出去打工,就在这里学点技术,增加点收入,带一下老人和孙子。

   土家织锦被土家族人称作“西兰卡普”,是一种流传于武陵山区的极其古老的民间织造工艺,同时也是国家级非遗技艺,主要通过“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在古老的斜织机上手工织就。秀山土家织锦最醒目的艺术特征是丰富饱满的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

   隘口镇非遗扶贫工坊于2020年11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并于当日开展第一期土家织锦手工技能培训,由秀山土家织锦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培训。此次培训共有学员100余人,其中建卡贫困户占50%。培训结束后,将挑选优秀学员编织作品,并100%计件收购,学员每月能实现1000-4000元收入。

   同样得益于此次培训的杨芳是隘口镇隘口居委会人,原本在广东打工的她,由于疫情一直闲在家里,得知政府举办此次培训时,她立马报名参加。

   “我之前在广东上班,因为今年疫情没有办法外出打工,然后现在遇到了土家织锦培训班,给我这么好的机会,也可以在家里就业,也可以照顾爸妈。”杨芳说。

   据介绍,隘口镇非遗扶贫工坊是我县第二个以土家织锦为主、具有传承技艺和就业增收双重作用的扶贫车间。工坊采取“公司+非遗扶贫工坊+妇女技工”的运营模式连接市场,为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为农村妇女拓展增收渠道。接下来,工坊将依托隘口镇电商优势,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形成“文旅+电商”的产业示范效应,助推动当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全媒体记者    田孟艳   杨丽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