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游开安,男,56岁,兰桥中心校初中语文教师,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7年。一直在讲台上的他,现已桃李满天下,再过四年,他也将离开教师岗位,步入退休生活,在最后几年执教生涯中,他反复思考,应该为学校留下点什么,也教给学生们除了课本以外的知识——诗词楹联,希望他们能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痴迷文学 爱好诗词
2014年以前,游开安是一名现代诗爱好者,曾在多家市级刊物发表。“多年的学习、专研,可没有教给学生,这是我的一大遗憾。”游开安说,都说学到老活到老,作为教师,他更应该学到老,活到老,授到老,把所学对学生倾囊相授。
2014年底,游开安因为一次偶然,参加了秀山诗词楹联学会年会,在会上,他了解到秀山是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而秀山人对书法、楹联等也是非常的挚爱。
但,诗词楹联并非他心中想的容易,第一次创作了10首,一首都不合格。一次次创作、修改,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创作方面有了一定的功底,也更加得心应手了。
楹联年会对游开安的冲击很大,回去后经多番思考,他毅然决定走“传统之路”,把传统诗词楹联学好,并授予学生……
授予学生 传承诗词
“边学边教,与学生一同进步。”游开安说,他在诗词楹联的成就也只能算是入门,可时间不等人,60岁,他将离开教师岗位,没有机会再把诗词楹联授予学生。
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周末、寒暑假给爱好诗词楹联的学生教学。通过初一到初三的辅导,有10多名学生的作品在秀山诗联刊物发表,这让游开安感到无比的欣慰,也更加坚定了他传承诗词楹联的信心。
“七绝•庆大年,《爆竹声声焰火旋,家家户户送旧年;东鸣西唱南北爆,礼炮迎春飞满天。》”这是九年级学生蒋才秀写的。
“七绝•情谊,《数载同窗情谊厚,一朝毕业入红尘;人前不洒离别泪,拥入心头最是真。》”这是上一届毕业的学生杨前萍写的。
游开安说,现在都是通过手机联络,学生写的诗词通过微信给我,我都会逐条修改,并传回给学生学习、探讨,一点点进步。
文化长廊 学校延续
“学校的文化长廊上,有部分是学生创作的作品。”游开安说,目前他手中已有70余首学生创作并经过他修改后的作品,正准备做成图集,框裱挂于文化长廊,进一步丰富学校的文化底蕴。
下一步,学校将把学生创作好的作品集册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上,让他们带回家,让家长支持孩子的创作。同时,计划成立兰桥中心校学生诗词楹联协会,让传统文化在学校延续。
“游老师在诗词楹联上的创作对学校贡献很大,学校将对他挑选出的学生优秀作品,由学校出资框裱挂于文化长廊,发扬兰桥中心校的诗词楹联文化,也在学校形成氛围。”兰桥中心校校长杨军表示。
“通过这几届学生的创作,诗词楹联除了在学校延续,更希望在兰桥开花结果。”游开安说,传承诗词楹联文化的道路上,他与他的学生正在坚定不移地前进着……
(记者 付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