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留住那份“技艺”——民俗雕刻
编辑:严东波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18/1/3 15:19:31
字号:

秀山网讯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总有些事物消失后,让人难以忘怀。

 

“磨子”、“猪槽”、“碓窝”曾是土家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如今,它们退出了历史舞台,石匠不见了踪影,雕佛像这项民俗技艺也逐渐消失在历史变迁中。

 

现在,记者带领你去寻找民俗雕刻艺人。

 

 清晨的一米阳光洒进李太祥的雕刻车间,他一边做事,一边为记者介绍。

 

“再过两年他就满70岁,年纪大,干一会儿就跑去休息了。”一旁,李太祥的妻子洗完脸转过头来对记者说。

 





香不乱烧 神不乱请

 

“我现在年纪大了,雕完‘七仙女’和两个佛像,就不再接单子了。”李太祥介绍,雕菩萨工序繁琐,费精神,而且完成后还要进行开光安位福事。

 

不同的佛像有不同的福事,开光安位分道教和佛教两种。

 

为道教佛像做开光安位福事时,要准备茶、酒、香、纸和一只雄鸡。倒上三茶五酒,点上香纸蜡烛,念:安位会上,烧起一炷真香、二炷明香、三炷信香,香不乱烧,神不乱请……念完后,用鸡冠子上的血点在佛像上完成福事。

 

佛教佛像开光与道教有所不同。开光安位前,要准备香、纸、毛帕、毛笔、朱砂和水等。福事首先要给佛像洗脸,然后用毛笔沾上朱砂念:开头光,头顶豪光祥云放;开眉光,眉毛八字排两行……念一句就用笔点在相应的位置,眼、耳、鼻、手和脚等部位都要点。

 



下岗教师 学成雕刻

 

“开光福事由雕刻者完成,学雕佛像,必须拜师,才能一帆风顺,得到庇佑。”李太祥说:“我老家在隘口镇太阳山村,以前是一名乡村教师,学校倒闭后,我自学木工技艺,成为一名木匠师傅。”

 

以前,雕刻无处不在,窗子、桌子、椅子上都有精美的雕花,这就要求木匠师傅学会这项技能。自然,李太祥也会。

 

原本打算将木匠干到底的,然而,因一句话,让李太祥与雕刻结下不解之缘。

 

县庆20周年时,举行各种文艺表演。李太祥受人委托,帮一参演的傩戏班子雕了一些脸谱,深得好评。

 

“李太祥脸谱雕得好,菩萨肯定也雕得好。”一位朋友这样评价。

 

短短一句,掷地有声;短短一句,深受鼓舞。

 

从那也后,他开始买书学习、拜师学艺,很快就能雕出精美的佛像。10余年来,这项技艺也让李太祥收入倍增,财源滚滚。

 

“我每年有接不完的单子,光雕佛像就要挣几万元。”李太祥自豪地说。

 



想找徒弟 留住“技艺”

 

“虽然,雕佛像收入不错,但已没人愿意学习这项民间技艺。”谈到传承问题,李太祥却显示出失落的样子。

 

李太祥的儿子在城里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女儿也在外地成家立业,且都不愿意跟他学习。

 

“他一直找不到徒弟,前几年,就不想再搞雕刻了,但因传承问题,仍坚持到现在。”李太祥的妻子说。

 

记者采访那天,李太祥刚从长寿回来,他的屋里摆满了根雕和奇石,也时常参加一些展览活动。

 

“我老了,没有力气做雕刻,而玩奇石可以经常出去耍,也很轻松、有意思,今后打算去找点奇石算了。”李太祥告诉记者,他特别希望找个徒弟,把自己的雕刻技艺传承下去,留住这份“技艺”。

 

(记者 严东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