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今年大概收了2千多斤柚子,都被县教委的同志提前订好咯。”近日,在石堤镇猫岩村上坪组,74岁的建卡贫困户向兆蓉正对家里堆积的白皮柚进行装袋打包。去年,在县教委驻猫岩村第一书记刘群的帮助下,她家种植的一亩多地白皮柚全部得到销售,刨除成本后,还赚了4000多元利润,成功实现脱贫。今年,她还把家里3亩多地全部入股给合作社发展白皮柚。
石堤镇猫岩村是秀山县深化和巩固脱贫攻坚重点村,坐落于石堤镇东南角,交通条件较差,产业基础薄弱,农业规模小且集约化程度低,是该村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2017年9月,刘群被县教委派驻猫岩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如何解决这一现状,实现村民增收致富,成为刘群驻村后思考的首要大事。
“通过走访,我发现猫岩村白皮柚种植历史悠久,老百姓有较为丰富的种植经验,在2017年,村里已经挂果的白皮柚就达到了100亩左右。”据刘群介绍,猫岩村土地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壤肥沃,土质多为砂壤地,十分适宜白皮柚生长。虽然有一定的种植基础,但村民种植的白皮柚却非常零散,且基本上是自产自销,没有形成产业规模效应。
“有基础,有条件,为什么不乘机把白皮柚这个产业做大做强呢?”于是,刘群就和猫岩村支两委一同研究产业发展方案,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和入户走访听取村民发展意愿,最终决定以种植白皮柚作为猫岩村的脱贫主导产业。
2018年,猫岩村以股权化改革为抓手,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的经营模式新发展了500亩白皮柚种植基地。新发展的白皮柚基地由合作社统一分配种苗和肥料,土地入股的农户不仅可以选择自行进行管护,也可以托管给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统一管护。
“农户自管的白皮柚基地,丰产后,由农户、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按6:3:1的比例分配项目净收益。农户托管的白皮柚基地,则由农户、合作社代管部分、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按3:3:3:1的比例分配项目净收益。同时,在进行季节性管护时,除了在基地进行务工外,自管的农户也会根据我们的考核情况进行劳务补贴。”说起白皮柚基地与群众利益链接时,刘群又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2019年下半年,猫岩村积极争取64.4万元资金扩建了350亩白皮柚基地,惠及196户当地群众,若无意外,白皮柚种植5年后可投产,7年进入丰产期,以当前的亩产量来算,丰产后每亩白皮柚可收获200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3元/公斤来计算,每亩可收入6000元左右,350亩白皮柚基地每年可实现产值210万元,每亩地扣除2000元各项生产成本和人工费用,预计可实现净产值140万元。
“截至目前,猫岩村整村发展白皮柚有近1700亩,几乎对全村农户进行了全覆盖。现在规模起来了,产量也将跟着涨起来,那就不能跟以前一样由农户各卖各的。”据刘群介绍,为有效破解农户白皮柚自产自销的现状,猫岩村已经注册“秦柚”商标,决定走品牌发展路线,由合作社对全村的白皮柚进行统一包装销售,彻底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
“白皮柚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长期产业,为了弥补短期内的产业不足,我们又在白皮柚基地里面套种了洋芋、榨菜。”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猫岩村以专业合作社牵头带动模式,动员群众发展榨菜300亩、土豆20亩等见效快的产业,通过“以短养长”,进一步筑牢了猫岩村产业脱贫道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刘群表示,将继续和猫岩村支两委深入研究白皮柚产业,进一步完善合作社管理运营机制,使白皮柚产业发展壮大,最后真正实现促农增收,壮大集体经济。
(全媒体记者 吴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