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放弃40万年收入 领1600一月工资
编辑:严东波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19/4/16 16:36:02
字号:

放弃40万年收入 领1600一月工资

不当“老总”任“村支”

 

“张大哥,你家土地考虑得怎样了?”

 

“李大爷,今年打算种几亩黄金李?”

 

跟村民打招呼的是秀山县平凯街道矮坳村支部书记杨刚。这几天,他东家做土地流转动员,西家做产业发展规划,忙得不亦乐乎。

 

“完善黄金李基地建设,做葡萄基地种植准备工作,还有特色养殖场地前期处理,事情多哩。”杨刚咧嘴一笑,黝黑的脸上活泛着激情。

 

5年前,他可是村里颇有名气的小老板。

 

杨刚(左二)邀请吉首大学智囊团队规划乡村旅游


丢掉产业任村支

 

1994年,杨刚中专毕业后,便在沿海一带务工。通过十余年拼搏,有了一定积蓄和技术。

 

为了有更好的发展,他于2006年返乡创业,创办了有20多名工人规模的“秀山县中亚门窗制作中心”。

 

2015年,秀山县吹响脱贫攻坚的号角。“农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为了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杨刚进入了组织的视线。

 

经过反复思考,20158月,杨刚毅然丢下手里的产业,担任了矮坳村党支部书记。

 

那时,他已经是大力神门业和扬子门业的厂长,兼职月薪是8000/月,门窗生意年纯收入也大概是30万。

 

“放着好好的老板不当,去做只有千多块工资的支部书记,脑壳是不是被门挤了!”亲戚朋友知道这件事情后,都感到不理解,劝导语气也很不客气。

 

因地制宜兴产业

 

矮坳村是国家级贫困村,没有产业支撑,到处都是烂泥路,交通不便,百姓出门难,饮水难,生活难。

 

“想着群众的信任,我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杨刚说,他那时压力很大,经常睡不着觉。

 

“因为我们村位于城郊结合部,乡村旅游条件较好。”通过反复的论证,最终,杨刚决定在区位优势上做文章, 2015年,杨刚发动村里10名股东成立公司,流转土地,以花草种植,结合农事体验、垂钓、水上游乐等休闲项目的“花花视界”。

 

为了矮坳村的发展,杨刚也是豁出去了。时时刻刻在为村内发展规划动员群众、为落实项目建设调节各种矛盾、为争取发展机会四处奔走。

 

那时,他不是在群众家中,就是在去群众家的路上,但这些都没有任何的补助或是误工费用。

 

让杨刚感到欣慰的是,“花花视界”的打造很成功,每年能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在该县乡村旅游中崭露头角。

 

游客多了,当地群众自然会得到实惠。杨刚介绍,除了流转土地、劳务收益,公司每年还会拿出利润的5万元作为村集体资金,并抽出利润的5%作为红利返回村民。

 

在土地流转中,杨刚还探索出一种高效的工作模式——村民跟村委会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公司再直接从村委接手土地。这样一来,群众放心,公司也少了很多麻烦,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便利和实惠。

 

通过走访,杨刚还发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大量土地撂荒。

 

“用活土地,就能做活农村经济。”2016年, 杨刚合股成立了重庆市益友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秀山县内的梅江镇、龙池镇、官庄镇、平凯街道等乡镇种植食药两用百合2000余亩。

 

硬件提质谋振兴

 

在发展村里产业的同时,杨刚还积极争取政策、做规划,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

 

几年来,先后完成村组道路硬化13.57公里、人行便道5590米、蓄水池153000多立方米,让家家户户通上了水泥路,用上了安全水。

 

此外,还加强村级环境及卫生整治,全村主道路灯基本完善,“四旁”绿化,种植黄金李15000余株,主道路旁种植美化绿植,在全村河道栽种柳树4000余株。

 

同时,利用花花视界现有苗木进行全村主道移植,提升整村形象。 每家每户垃圾分类收集,做到清洁卫生靠大家。河道也有专人清理,保护了水资源,也保护了环境。

 

2018年,该村被评为“秀山县十佳美丽乡村”。

 

基础设施大提升,投资环境大改观,投资纷至沓来——特困人员供养中心、砂石公司、百合种植、红丹柚、黄金李、龙虾、青蛙及南美对虾养殖等项目纷纷落户,该村发展迎来了大发展。

 

如今的矮坳村,产业有支撑,家家通了水泥路,户户用上热水器,夜晚路灯通明,老百姓出行便利,群众幸福感大大提升。

 

“多亏了咱杨书记呀!”村民个个都记着杨刚的好。

 

(记者 饶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