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平凯街道贵道村油茶基地的真实写照。作为秀山县扶贫重点村之一,贵道村现在正全力发展特色产业,大力种植油茶、水果和中药材等,带领村民走向致富路。
带领村民走出困境,发展可持续产业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此,贵道村村主任邹均认为这是该村发展可持续产业的重要契机。
“十九大和两会的召开都提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的现在以及未来要做的事情,更加给了我们产业发展支撑!”邹均说。
尽管地理位置优越,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但由于近年来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多为留守老人,导致土地荒废严重,贵道村并无长效支柱产业,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为外出务工和传统的种养殖业收入。
如何打破原有局面,提高产业扶贫实效,带动群众实现产业致富?
经过多方考察和调研,结合自身优势,在召开17次院坝会、村代会后,该村决定发展种植油茶、优质水果、中药材等。2017年12月,贵道村成立秀山县道贵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农业开发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以油茶、优质水果、中药材为主的中长期产业,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按比例进行分红。
多种产业齐头并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专业合作社成立后,该村立即组织群众对土地进行全面整理,以100元/亩的方式租赁土地,现阶段已发展1200亩油茶,间种中药材800亩,同时发动群众种植“一户一亩”经果林。
“因为油茶挂果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我们采取了间种模式,种植紫苏、南仓术等见效快的中药材,满足制药企业对中药材的需求,也解决了油茶种植后期的管理经费,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种植中药材效益。”邹均介绍。
此外,该村以农业开发公司发展500亩优质水果的方式,带动全村农户发展300亩优质水果,种植黄金李、蜂糖李、红心柚、春见柑等经济水果,发展庭院经济,使受益农户达90%以上。
“这样的产业发展模式,既能带动油茶规范种植,也能从整体上提升油茶的品质档次,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邹均说。
修建产业基地生产道路 走上直通致富道路
为让发展的产业走出山林,方便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目前贵道村白羊坳旅游盘山公路(中和街道山脚社区至平凯街道贵道村的盘山公路)已开始修建。
同时,直通产业基地的11公里产业路也正在进行中,其中油茶基地生产道路总长9公里,经果林基地生产道路总长2公里,另整治产业路1.5公里,使受益农户达全村60%以上。
“我们现在不只是修建盘山公路,还要安装路灯,贯通公交车,挖田土整休闲垂钓。”贵道村第一书记康英说,“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贵道,让更多的人来贵道玩,让更多的人来贵道发展。”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现在村里成立了老年人协会和村民活动室,在精神上关注老年人,尤其是留守老人的精神世界。在基地用工方面也向其倾斜,解决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扩大村民收益,为实现全村的共同富裕而努力。
(记者 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