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以党建促群建,以群建促发展。5月16上午,记者来到我县深化脱贫攻坚重点村之一的龙池镇杉木村时,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朱长福正和村里党员干部召开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杉木村位于距龙池镇14公里的南部,全村427户1427人,2011年,该村被定为整村扶贫村,驻村“第一书记”朱长福自2017年上任以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一直是他的奋斗目标。
以党建为引领 基层组织有力量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山顶杉木俏,山腰银花笑,山底菊香飘,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争取三至五年内将杉木村建造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为了让十九大精神在杉木村落地生根,实现乡村振兴,朱长福与村支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制定了《杉木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以一个发展目标、两个发展理念、三个攻坚战、四个重点工作、五大主导产业为纲领,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抓好党员,依靠群众,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汇聚党员干部的力量,集中示范,充分发挥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实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朱长福告诉记者,杉木村党支部每月10日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组织党员群众观看十九大开幕式、全国两会开幕式、总书记参加重庆代表团讨论新闻联播;组织党员学习十九大报告、新党章、县委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和2017年县政府工作报告。
创新和优化党支部组织生活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参与义务植树、义务栽种黄精、义务打扫卫生等活动。提高党支部活动的质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存在感和影响力。
以规划为蓝本 产业发展有方向
“杉木村幅员面积6.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土地面积1295亩,其中田727亩、土568亩。根据土壤、海拔、气候、交通、劳动力等实际情况,决定种植杉木树、银花、黄精、前胡、金丝皇菊5大主导产业。”朱长福告诉记者,来到杉木村后,他与其他帮扶干部一起通过召开支部会、群众会、院坝会等让党员群众广泛参与讨论,征求意见,按照产业长、中、短期培育期限,制定了杉木村三年发展规划。
“目前作为长期产业发展的杉木树有1000亩20万株,今年冬计划再栽种500亩。与此同时,我们又发展了1000亩银花、100亩黄精,缓解杉木树生长周期长、产业见效慢的现状。”采访中,朱长福带领我们查看了杉木树和银花基地,在银花基地里,我们见到三年生的银花树长势良好,已经开始萌发花蕾,预计今年就能见到收益。
生产周期短、受益快,作为集体经济和股权化改革发展的产业,除了黄精还有前胡和金丝皇菊,今年,杉木村还种植了前胡、金丝皇菊各300亩。4、5月正是种植金丝皇菊正当时,在皇菊种植基地里,记者见到二十余名村民正在刨土种植花苗。
“不仅自己家里种的有,在村里来务工种植花苗,每天还有60块钱工资呢!菊花长的很快,现在种下,到了11月份就成熟了,到时又是一笔收入。”尽管天气炎热,正在土里干活的村民卢梅脸上仍挂满止不住的笑容。
“建成以中药材培育、种植、初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争取成为全县中药材产业扶贫示范村。”朱长福告诉记者,杉木村5大主导产业中,杉木树覆盖村民286户、银花覆盖村民327户、金丝皇菊覆盖村民168户、黄精覆盖村民41户、前胡覆盖村民71户,几乎覆盖了全村村民,实现了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益。
以制度为准绳 建章立制有保障
“杉木村成立了新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以资源股、资金股、劳力股多样入股形式吸纳村民自愿入股,提高村民的参与度。”朱长福告诉记者,杉木村5大产业见效益后将利润按比例进行分红,村集体占10%,土地所有者占30%,专业合作社占60%。
“不仅加入合作社有分红,产业管护的好,村委会还给我们奖励呢!”卢梅说,杉木村村委会将产业管护效果作为结算管护补贴的重要依据。以杉木树和银花为例:村委会将在栽种后的第二年8月进行检查验收,存活率达到80%以上,全额发放肥料农药等管护补贴,存活率在50%—80%之间,补贴减半,存活率低于50%,补贴全部扣除。
“有了激励措施,村民们的干劲就强了,有分红有奖励,杉木村还成立了自己的‘银行’——杉木村互助资金协会,来帮助资金困难的社员。”朱长福告诉记者,2009年3月杉木村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并对互助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执行严格的制度程序,村民400元一股入社成为社员,共74个社员,社员需要借款,一人借款三人担保,并用自己的房产证或林权证作抵押,最多借10000元,月利率千分之5.1,一年一结算,越期不还的还款后列入黑名单取消其社员资格。
“我村在县上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就由村七职干部作为借款人,向互助资金协会借款7万元用于购买银花苗和杉树苗。”朱长福说,目前资金运行良好,社员第一年就分红300元, 2017年累计借款17万,到期还款9万元,除去10%的公益金和30%的风险金,社员获利100元。
以小康为目标 乡村振兴有希望
“以产业来支撑,以政策来兜底推动乡村振兴,建卡户实现自主产业、集体产业全覆盖,未脱贫户在此基础上实现因户施策、适度倾斜全覆盖。”朱长福告诉记者,今年预计银花效益2500元/亩、前胡2500元/亩、金丝皇菊6000元/亩,脱贫户有了稳定的收入,返贫风险进一步减小。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3至5年的努力,把杉木村建成“山顶杉木俏、山腰银花笑、山脚菊花飘”的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人均收入上万元的富裕杉木,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记者 吴国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