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收官“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喜看秀山新变化|多元增收 钟灵传来乡村振兴“回声”
编辑:姚庭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5/11/4 16:19:10
字号:

秀山网讯 “十四五”期间,钟灵镇积极响应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坚持以“生态立镇、产业强镇”为引领,大力发展茶叶、山银花、中药材等特色效益农业,创新多元增收模式,深化乡村环境治理,成功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近日,钟灵镇的黄精进入采收季。在土夫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加工厂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忙着将新鲜黄精烘干、清洗、加工。这座“家门口的工厂”,让种植户能就地售卖鲜货,使黄精从“土疙瘩”变身“金疙瘩”,实现产值跃升。

前来卖黄精的村民刘得州一边清点着手里的收入,一边笑着说:“刚卖了300多斤黄精,有1020元,很方便!”


据公司加工厂负责人冉克冲介绍,其公司两个加工厂总面积达2300余平方米,日收购鲜黄精最高可达30吨,现在有30余名工人同时作业,日加工量约为10吨。工厂全年可处理黄精、山银花等中药材达2000吨。

产业大户的蓬勃发展,也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多元增收渠道。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大户,又转身成为产业工人,获得“租金+薪金”双份收入。据统计,该公司每年支付土地流转金超30万元,年用工量超1.2万人次,发放工资逾100万元。

大户持续突破,小户也紧跟步伐。为解决小农户技术难题,钟灵镇创新开设“移动课堂”,采取“村民点单、政府派单、讲师接单”的精准服务模式,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时下,正值山银花管护的关键时期,在该镇红砂村山银花基地,农业讲师正在现场指导村民掌握山银花的剪枝技巧。


据了解,钟灵镇共发展山银花3万亩,带动11个村4900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

在钟灵镇的增收版图中,茶叶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在今年第十届亚太茶茗大奖赛中,钟灵镇两家企业的红茶产品斩获银奖,进一步提升了钟灵茶的品牌影响力。此外,通过连年举办“茶韵钟灵”系列茶事活动,并积极拓展电商渠道,钟灵毛尖、钟灵银毫等20余个系列产品成功走向全国。

“目前,我们钟灵镇茶叶基地面积2万余亩,拥有6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和12家加工厂,年加工鲜茶5000余吨,年产值约2.4亿元,成功带动8000余名茶农实现稳定增收。”钟灵镇副镇长李超介绍道。

此外,过去三年,钟灵镇还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50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饮水改善、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中溪村、云隘村等5个美丽移民乡村。昔日的脏乱院落,如今变身美丽家园,还让偏远乡村的农家乐得以吃上“旅游饭”。

钟灵镇云隘村莽龙屯农家乐老板田宇一边招呼客人一边说:“现在环境好了,来村里游玩的人多,今年年初我开了这家农家乐,有1000多平方米,主要销售周边的鸡、鸭、猪肉等土特产,很受欢迎,一个月最高的收入有4万左右。”


围绕以茶叶、山银花、油茶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钟灵镇共建成特色种植基地5万余亩,基本实现“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同时,在“十四五”期间,钟灵镇先后获评重庆市茶叶专业镇、重庆市“一村一品”示范镇,其生态价值转换模式于2023年入选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钟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牟红贵介绍说:“展望‘十五五’,钟灵镇将继续紧扣‘生态立镇、产业强镇’战略,积极探索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与林下经济发展路径,聚焦茶叶、山银花、黄精等主导产业,大力拓展种植基地、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强化质量监管,全力推动三大产业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霜 杨丽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