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众号
钟灵镇:用生态画笔绘就乡村振兴图景
编辑:姚庭
来源:秀山网
发布时间:2025/10/28 16:27:14
字号:

秀山网讯 “以前夏秋季茶园荒着,现在能采到10月,一天能赚100多元。”在钟灵镇,85%的森林覆盖率不仅滋养着青山,更让茶叶、山银花、中药材“三香”满溢山间,催生出一个个村民家门口的致富故事。


钟灵镇凯堡村茶叶基地。 钟灵镇人民政府

一片茶叶:从“一季收”到“四季富”

凯堡村的“万亩茶村”是钟灵镇的地标,连片的茶树沿着山坡铺展到钟灵水库边。吴婆婆在这里采茶已有10余年,最让她开心的是“夏秋茶能挣钱了”。以前每到6月,茶园就进入“空窗期”,她只能在家闲坐;2018年,秀山县出台了夏秋茶奖补政策,采摘季从5月延长到10月,她一年能多挣近万元。

这片茶园的变化,也是钟灵茶产业的缩影。十年前,全镇茶园不足万亩,加工企业寥寥无几;如今2.1万亩优质茶园里,12家加工厂年加工鲜茶5000余吨,“钟灵工夫红茶”还拿了亚茶茗大奖赛金奖。“政府帮我们找企业、建合作社,我们种茶不用愁销路。”吴婆婆说,像她这样靠采茶增收的村民,全镇有8000多人。

一朵银花:从“山间草”到“致富宝”

“银花采摘季的时候,一天一个人可以采150斤鲜花,能赚150元,一个月能收入4000元。”银花种植户傅恒说,现在他就是忙着在银花基地除草、施肥,为来年的丰收打好基础。

据了解,钟灵镇共发展银花3万亩,带动11个村4900余户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瓦房。

一株药材:从“试种”到“爆发”

傍晚时分,马路村的杨林还在黄精田里查看长势。他蹲下身拨开土壤,露出粗壮的黄精根茎,眼里满是期待:“50亩黄精,预计能收5万斤,按10块钱一斤算,能挣50万!”谁能想到,两年前他还是个“门外汉”。

2023年,镇上鼓励村民发展中药材,邀请专家来村里讲课,当时杨林就跃跃欲试。2025年,他最终下定决心试种黄精,第一次就种植了50亩。“政府帮我们找种苗、教技术,能人带着我们干,不怕赔。”如今钟灵镇的中药材已形成黄精、白术、毛慈菇、重楼的“多点布局”,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其中,白术种植面积更是从200亩飙升到现在的1100亩,种植户们都尝到了“药田生金”的甜头。

近年来,钟灵镇锚定“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路径,以钟灵水库的生态优势为核心,不仅盘活了周边茶田、农房等闲置资源,还培育出采茶研学、茶艺展示、农家餐饮、土货销售等多元业态,让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持续转化为村民增收、乡村发展的“经济价值”。

现在的钟灵镇,6家市县级龙头企业、31个专业合作社撑起了“三香”产业,覆盖80%以上农户。这座武陵深山里的小镇,正用生态产业化的画笔,绘就出村民富足、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通讯员 王雨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共有 访客发表了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