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连日来,秀山县持续遭遇降水天气,10月17日至19日的强降雨过程更是给基层治理带来了严峻考验。地处山区的膏田镇,凭借“线下治理网格+线上信息网格”双网联动机制,迅速响应、高效处置滑坡、垮塌等险情,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山雨欲来,“双网格”严阵以待
膏田镇山地广布、村民居住分散,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众多,强降雨易引发山体滑坡、道路塌方等险情。面对暴雨预警,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激活应急响应,而依托村(社区)、居民小组建立的“线下治理网格”与“线上微信群网格”,则成为了应对这场天灾的“前沿哨所”和“信息枢纽”。
线下,由镇干部、村社干部、党员、居民小组长、志愿者组成的网格员队伍,按照责任区域,冒雨对地质灾害点、临坡临崖住户、主要通行道路进行开展“拉网式”巡查。线上,一个个覆盖到户的微信群瞬间“活跃”起来,雨情通报、预警信息、安全提醒第一时间送达千家万户,同时,群内也成了群众上报险情、求助咨询的“快车道”。
险情即命令,“双网格”高效处突
“茅坡社区茅坡溪组至高东村主要道路因滑坡掩埋导致断路!”10月18日上午,一条配有现场图片的紧急信息出现在高东村网格群内。“收到!我们马上到现场!”网格长迅速回应。信息发出后,负责该区域的线下网格员立即根据群内定位赶往现场。核实情况、设置简易警示标志、拍照上报镇指挥中心……一系列操作快速有序。镇相关部门接报后,立即调集设备和人员前往处置,并通过线上群组实时通报处置进展,提醒周边村民绕行。从发现到处置,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响应时间被压缩到最短。
膏田镇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前往现场
类似的场景在强降雨期间不断上演。“某村某组路基被雨水冲空了”“某路段因落石阻碍交通……”一条条险情信息通过“线上网格”迅速汇集,一道道处置指令依托“线下网格”精准落地。据统计,在此轮强降雨期间,膏田镇通过“双网格”机制,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因降雨引发的道路掩埋、路基塌陷等险情,均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一张网”兜起民生安全,“两条腿”跑出应急速度
“过去遇到这种大雨,全靠干部两条腿跑,发现险情不够及时。现在好了,我们老百姓也成了‘监督员’,发现问题随手一拍一发,干部马上就知道,处理得快多了!”一位村民对“双网格”模式赞不绝口。
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勘察现场情况
膏田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双网格”联动机制的核心在于将传统的线下人海战术与现代化的线上信息手段深度融合,实现了“人防”与“技防”的有效结合。线下网格是坚实的治理基础,确保责任到人、巡查到位;线上网格则是灵敏的神经末梢,极大地扩展了信息触角,提升了应急反应的速度和精准度。这不仅是在应对气象灾害中的创新实践,更是该镇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延伸服务管理手臂的常态化举措。
(通讯员 陈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