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从辽宁沈阳到重庆秀山,跨越两千多公里的距离,一位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与创新理念的人,在武陵山区的荒地上书写着产业振兴的传奇。他,就是县人大代表、重庆北士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重庆市合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钢。他用智慧与汗水,开辟出“油茶 + 黄精”“油茶 + 山银花”的产业振兴路,让昔日闲置的山地变成了亩产万元的“绿色银行”,一条从种苗培育到精深加工的黄精全产业链在此扎根结果。
创新套种:破解产业“空窗期”难题
走进平凯街道银厂村的油茶黄精套种基地,眼前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浓绿葱郁的黄精茂盛非凡,若将其枝条完全展开,能高达一米有余,旁边的油茶也长势喜人。
2018年,郑钢创立重庆北士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秀山平凯街道规模化种植15000亩油茶。然而,油茶生长周期长达4-5年,存在较长的“空窗期”,这让郑钢陷入了思考。为破解这一难题,他大胆创新,推出林下套种模式,同步种植500亩黄精与1000亩山银花。
“我们在这里不但套种了黄精,还套种了(山)银花,这样有效地解决了油茶长效投资、长短结合不足的问题,土地的利用附加值达到了最佳。”郑钢说道。这种创新的套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还为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全链布局:打造黄精产业新格局
为扩大发展,郑钢通过平凯街道媒介入股重庆市合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黄精定为核心产业进行深度开发。目前,公司已建成320亩黄精种苗培育基地、1000亩标准化种植区,从源头保障了品种优良与原料稳定。
“我们合信公司是专门做黄精的全产业链,从育苗、种植、粗加工、深加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又摸索了在油茶基地里面的林下种植,发现我们这个武陵山区的秀山黄精非常适合林下经济种植,在2019年我们就采取了林下种植示范的方式,到2024年去年我们有了第一批的收益。”郑钢介绍道。
在加工环节,公司同样成果显著。当前已建成2000平方米黄精初加工厂、1500平方米黄精食品加工厂,实现从原材料到食品的初步转化。顺应市场需求,公司旗下的“荣熙养元”品牌黄精产品销量持续走高,赢得广大消费者认可。此外,德秀产业园8000平方米现代化黄精食品加工厂已建成,推动产业向精深、高附加值方向迈进,“育苗-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在秀山实现规模化发展。
重庆市合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亚群表示:“我们做了这个黄精产业也有很多年了,但是前期我们在整个产业的规划和发展上面思路还是很有局限性的。通过郑总的加入之后,整个产业的一个布局规划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同时,他作为人大代表,也为我们企业搭建了很好的政企沟通的平台。”
反哺乡邻:产业振兴带动民生福祉
郑钢深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从土地流转到技术培训,从政策扶持到市场对接,地方政府全程护航,让他这位“新农人”能够安心扎根秀山。
“县委、县政府,还有各村级、镇级部门,特别是我们这个平凯街道,对于我们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让我们外地人到这里来有一种回到家里的感觉。”郑钢感激地说。
产业发展的同时,郑钢始终不忘带动乡邻。目前,公司在秀山日常用工及管理人员达300多人,每年发放工资400万元- 500万元,让不少像杨玉兰这样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务工人员杨玉兰笑着说:“自从这个基地开始建起,就是前年五月份建起的,我们一直就在这里做,60岁了外出别人又不要了,对我们这里有很大的帮助,80块钱一天我都是很满意了。”
从东北到西南,郑钢用六七年在秀山交出“新农人”振兴答卷。“油茶+黄精”“油茶+山银花”全产业链,激活乡村经济,让武陵山区绿色资源变成可持续发展的金色未来。作为党员和人大代表,郑钢始终将产业振兴与民生福祉紧密相连。他带领团队攻克种苗纯度难题,申请多项专利,推动“秀山黄精”品牌走向全国。
“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也是人大代表,在我们脚踏实地把产业做好的基础上,我们既履行一个代表的职责,也履行一个党员的职责。下一步,我们要对整个黄精的种苗,高纯度的种苗,包括我们林下经济的发展,规模性地推广,我们还要在这方面大量地加大我们公司的投资力度。另外在公司的专利研发上、品牌创建上,包括产品加工上,我们更要精益求精,把自己的品牌做出来,做出秀山的品牌,让我们自己公司所有的产业品牌早日走向更大的舞台。”郑钢坚定地说。
(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丽华 廖霜 实习生 叶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