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网讯 孙凤菊,女,1989年12月生,秀山县钟灵镇云隘村妇联主席。2008年从临县嫁入山村,17年来,这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爱心,悉心照料瘫痪的公公,带领乡亲们组建“梅江源志愿服务队”,把对家人的小爱延展为对全村老人的大爱,用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深刻内涵。
病榻前的坚守,用爱创造生命奇迹
2021年,孙凤菊的公公突发脑中风瘫痪在床。面对生活的骤然变故,她毅然放弃外出打工的计划,挑起照顾老人的重担。公公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她每天凌晨五点起床,为老人更换尿垫、擦洗身体、按摩翻身。为防止公公生褥疮,她自创“五步翻身法”,每两小时为老人翻身一次,四年来磨破了三个软枕,却让老人的皮肤始终保持完好,医生来复查,摸着公公光滑的后背直叹:“卧床四年没生褥疮,比医院护工照看得都好!”
最艰难的是帮助公公恢复语言功能。她坚持每天像教婴儿一样,一字一字地教老人发音,从“太阳”到“碗筷”,用收音机放老人最爱的川剧,跟着唱词比口型......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坚持,当公公终于含糊地喊出“菊啊”时,她激动得泪流满面。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从全身瘫痪恢复到能扶墙行走,从完全失语到能简单交流,创造了连医生都惊叹的康复奇迹。儿子看着她照顾爷爷,说出了让她更温暖的话语:“妈妈,我以后考医科,学好医术,把您照顾爷爷的爱心,传给更多人。”
从个人到群体,让孝心温暖整个山村
在照顾好自家老人的同时,孙凤菊发现村里有许多空巢老人面临吃饭难、看病难、安全难等问题。怀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信念,2023年,她牵头组建了由村里的年轻媳妇、低龄老人、在家的劳动力组成的“梅江源志愿服务队”,孙凤菊成了大家公认的“队长”。
她带着队员们走遍全村,为68位空巢、孤寡老人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每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特殊需求。她创新推出“低龄帮高龄、熟门帮远户”的互助模式,组织队员每天巡访、每周服务、每月慰问。从帮老人剪指甲、理头发,到检查煤气安全、代买药品,再到陪老人聊天解闷,服务队的关怀无微不至。
无私奉献,用行动诠释大爱无疆
孙凤菊的善举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20多人,累计服务时长超过1000小时,为老人解决实际困难300多件。以前村里的空巢老人常坐在门口发呆,如今院坝里常有老人和队员说笑,连镇里的干部都夸:“凤菊的服务队,把村里的孝老风气都带活了!”
如今,在云隘村,空巢老人的门前总有志愿者敲响关怀的门铃,孤寡老人的院落时常传来欢快的谈笑声。孙凤菊用17年的坚守,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让太阳山下的这个小小村落,成为了充满温情的大家庭。
孙凤菊的故事,是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用爱心和坚持书写的非凡篇章。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孝老爱亲不仅是血脉亲情的自然流露,更是社会责任的重要担当。从照顾自家公公到关爱全村老人,她将小爱转化为大爱,让传统的孝道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的光芒。
(通讯员 王雨婷)